跳至主要内容

【转】VxWorks在S3C2410上的BSP设计

摘要:VxWorks是美国WindRiver公司设计开发的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可移植性是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要求,VxWorks BSP(板极支持包)正是实现可移植性的中间层软件,使操作系统的应用代码独立于具体硬件.本文介绍了VxWorks BSP的开发,分析了VxWorks的启动过程,给出了基于三星S3C2410处理器开发板的BSP设计以及VxWorks的映像编译下载,其中重点介绍了BSP中几个重要文件和函数的设计,最后提出了开发调试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1 引言
VxWorks是美国WindRiver公司设计开发的一款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能支持多种微处理器:PowerPC,x86,MIPS,ARM,SPARC等。它采用微内核结构,具有高可靠性、实时性、丰富的网络协议、良好的兼容性以及可裁减性等特点,同时具有友好的用户开发环境。其中VxWorks很好的移植性通过BSP来实现,BSP使操作系统能够独立于具体硬件,对上层屏蔽具体的硬件,为系统组件以及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VxWorks操作系统移植到基于三星S3C2410处理器硬件平台上,即BSP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下面两点:熟悉并掌握VxWorks映像种类,系统的启动顺序和过程,以及BSP软件包中各文件的组成和作用以及相应的设置文件的修改;二是熟悉系统底层驱动,也就是要对开发板的硬件环境有一个初步了解,这样才可以结合具体硬件开发板设计出相应的底层驱动程序。

2 BSP组成
2.1 BSP概念
对于嵌入式系统而言,并没有像PC那样的标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嵌入式硬件平台,这就使得无法完全由操作系统来实现上层软件与底层硬件的无关性。BSP正是采用当今嵌入式分层设计的介于操作系统和底层硬件的中间层。BSP通常是指针对具体的硬件平台,用户所编写的启动代码和部分设备驱动程序的集合。它所实现的功能包括初始化,驱动部分设备.最基本的BSP仅需要支持处理机复位,初始化,驱动串口和必要的时钟处理。BSP的概念只是针对嵌入式操作系统而言的,而像DOS,Windows,UNIX等BIOS操作系统是无BSP可言的。不过到目前为止,嵌入式系统中也没有对BSP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嵌入式系统BSP实现的功能有所差别。在VxWorks系统中,对BSP描述为介于底层硬件环境和VxWorks之间的软件接口,它的主要功能是系统加电后初始化目标机硬件,初始化操作系统及提供部分硬件的驱动程序。

2.2 BSP组成
其主要的两部分组成为:初始化代码,硬件驱动程序.
BSP的初始化部分是指从上电复位开始直到WIND内核和usrRoot()函数启动的这段时间内系统的执行过程.具体包括:CPU初始化,设备初始化以及系统初始化.CPU初始化CPU内部寄存器,设备初始化智能I/O的寄存器,将板上设备打通;系统初始化为系统的运行准备数据结构,进行数据初始化.其初始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初始化过程
驱动程序就是一些包含I/O操作的子函数.VxWorks系统的驱动程序也可以抽象为三个层次:常规操作,与I/O的接口,以及与组件的接口.其抽象逻辑如图2所示.驱动程序与I/O系统的接口使驱动具有更好的层次性,驱动程序与组件的接口使驱动具有更好的抽象性.

图2驱动程序抽象逻辑

3 VxWorks映像分类及启动过程
VxWorks映像可以分为两大类:可下载映像和可引导映像。可加载型映像的执行首先由固化在目标机上的引导代码,通过串口或者网口将系统映像从宿主机上装载到目标机RAM中,然后继续执行;可引导型映像与可加载映像不同,它是将引导程序和VxWorks融为一体的映像,往往是最终产品,常常直接烧入ROM或者Flash。
两种类型的映像都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为系统加电后对必要的硬件进行初始化,这一步目的就是为了加载系统映像,所以在这一步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第二步为系统加载后首先就是对系统硬件作完整的初始化过程,然后完成系统内核初始化,这一切处理完之后跳入用户应用程序。两种类型的启动过程如图3所示。
VxWorks映像启动过程
图3 VxWorks映像启动过程
可加载映像包括两部分:boot ROM以及VxWorks。这两部分是独立创建的。加载型映像引导主要是用于开发调试阶段。
可加载型映像引导过程如下:
1)引导代码的装入。系统加电后执行首段引导代码,把引导代码段和数据段从ROM或者Flash中装入RAM中的RAM-HIGH-ADRS。Boot ROM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被压缩的boot ROM映像,非压缩的boot ROM映像以及驻留ROM的boot ROM映像。对于压缩型引导代码,这种类型的引导代码在拷贝时对它进行解压操作;对于非压缩型引导代码,这种类型的引导代码直接进行拷贝操作;驻留型引导代码仅仅拷贝它的数据段到RAM中。
2)VxWorks映像的载入。引导代码执行后,把VxWorks映像装入到RAM中RAM-LOW-ADRS,然后跳转到VxWorks映像装入点.
3)系统初始化.由VxWorks映像中的系统初始化代码来执行,完成系统初始化操作.
可引导型映像引导包括不驻留ROM的映像和驻留ROM的映像两种类型.对于驻留ROM的VxWorks映像,引导程序只把VxWorks映像的数据段和堆栈段复制到RAM的RAM-LOW-ADRS,代码段则驻留在ROM中。驻留型VxWorks映像主要是为了节省RAM空间,以便应用程序有更大的空间运行,但缺点是运行速度慢。随着片外扩展RAM空间越来越大,不需要采用不驻留ROM映像。其引导过程与可加载型类似,主要不同在系统加电时候,首先执行的是romInit.s中的函数romInit(),完成最基本的初始化后跳入到bootInit.c中的romStart()函数,来完成装载VxWorks映像的工作。接下来的启动过程和上面所描述的可加载型一样。

4 VxWorks在S3C2410上的BSP设计
4.1S3C2410开发板硬件设计
开发板采用三星S3C2410处理器,S3C2410处理器为ARM920T内核16/32位RISC CPU,拥有独立的16KB指令和16KB数据CACHE,MMU内存管理单元,NAND Flash bootloader,系统管理单元(SDRAM控制器等),3通道UART,4通道DMA,4通道具备PWM功能的定时器,I/O口,RTC(实时时钟),8通道10位精度.ADC和触摸屏控制器,IIC总线接口,IIS数字音频总线接口,USB主机,USB设备,SD/MMC卡控制器,集成LCD控制器(支持STN和TFT),2通道SPI和PLL数字锁相环,主频最高可达203MHz.
S3C2410开发板在此基础上外扩:两片32MB的三星SDRAM;共同组成64MB内存,一片Intel strata flash(16MB),用以存储系统映像,一片Atmel的AT49LV1614A,2MB NOR flash,可以用来存放系统上电引导程序,即相当于PC的BIOS;通过以太网控制器芯片DM9000E扩展了一个网口。其硬件功能模块结构图如下:
S3C2410开发板功能结构图
图4 S3C2410开发板功能结构图

4.2 BSP中几个重要文件的修改
BSP文件主要包含在Target/config下的目录中;其中target/config/aU中包含如下文件configAll.h,bootConfig.c,bootlnit.c,usrConfig.c等文件,这些都是BSP通用文件。我们一般不对这些通用文件作修改;target/config/integrator920t是专为基于ARM920T内核的处理器设计的BSP模板文件,我们所选择的S3C2410处理器是基于ARM920T内核的,因此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对这个文件夹下面的文件作修改。下面主要给出对该文件夹下面的几个重要文件所作的修改。
1)修改config.h
Config.h文件包含了所有头文件和与CPU板子相关的特殊定义。config.h中主要修改的内容有:
定义引导行
#define DEFAULT-BOOT-LINE\
"fei(0,0)host:/tor2/target/config/integrator920t/vxWorks"\
"h=90.0.0.3 e=90.0.0.50:ffffff00 u=target tn=targetname"
Fei为传输协议;host后面为主机中存放VxWorks映像的路径,h为主机IP,e为目标板IP。
目标板内存的配置,这一部分必须根据实际CPU以及外扩存储器的大小来确定:
#define LOCAL-MEM-LOCAL-ADRS 0x00000000
/*固定在零点*/
#define LOCAL-MEM-BUS-ADRS 0x00000000
/*固定在零点・/
#define LOCAL-MEM-SIZE 0x04000000
/*64MB由两片32M的外扩SDRAM组成*/
#define ROM-BASE-ADRS 0x24000000
/*ROM基地址*/
#define ROM-TEXT-ADRS ROM-BASE-ADRS
/*ROM中代码起始地址*/
#define ROM-SIZE 0x00100000
define RAM-LOW-ADRS 0x00001000
/*VxWorks映像入口点,对所有ARM处理器存储布局都一样*/
#define RAM-HIGH-ADRS 0x00600000
/* boot ROM在RAM中的入口*/
VxWorks的缺省配置是由configAll.h来确定的,用户可通过config.h来改变缺省配置,一般来说,缺省配置是按照比较完备的方式进行系统配置,而实际的软件、硬件环境往往不那么完备,用户必须查看configAll.h,并在config.h中将不要的软、硬件配置和初始化去掉.
2)修改romlnit.s
romlnit.s主要工作由函数romInit()完成,该函数是所有固化在ROM或者Flash里VxWorks映像首先执行的代码.主要完成的任务有;
禁止中断,使处理器复位。通过设置CPSR的I-BIT和F-BIT都为1来实现。还要设置中断寄存器为关模式同时将处理器切换到SVC32模式下,屏蔽AIC中断。
代码如下:
MRS r1,cpsr
BIC r1,r1,#MASK-MODE
ORR r1,r1,#MODE-SVC32 | I-BIT|F-BlT
MSR cpsr,r1
MOV r2,#IC-BASE
/*R2的值传递给中断控制器*/
MVN r1,#0/*&FFFFFFFF*/
STR r1,[r2,#FIQ-DISABLE-IC-BASE]
/*关闭所有FIQ中断源*/
STR r1,[r2,#IRQ-DISABLE-IC-BASE]
/*关闭所有IRQ中断源*/
保存启动类型,在跳至romlnit()函数的时候,传递启动类型.
初始化缓存并屏蔽缓存。
设定内存系统以及片子的片选,刷新周期,注意在配置刷新周期时一定要与具体板上扩展的SDRAM相一致。否则片子无法正常工作.关闭缓存建立内存控制器。
在调试这段代码的时候,由于串口网口都没有启动,因此只能通过点灯程序来加跟踪程序的执行情况。
另外,在romStart()跳转到romInit()的C程序之前尽可能少地初始化硬件.硬件的初始化是sysHwInit()程序完成的任务.
3)修改sysLib.c
sysLib.c是BSP初始化的核心代码,在这个文件中必须复位所有的硬件,使其处于初始化状态,以保证在后面中断使能之后,不会产生没有初始化的中断。它提供了板级接口,基于这些接口,VxWorks和应用程序的构造与系统无关。该文件功能大致包括:初始化功能;存储器/地址映射功能;总线中断功能;时钟计数器功能等.如下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函数sysHwInit(),sysHwInit2()以及代码注释。
SysHwInit(),它由通用初始化函数usrInit()调用;
void sysHwInit(void)
{
fune-armIntStackSplit=sysIntStackSplit;
/*初始化IRQ/SVC中断堆栈程序*/
#if defined(INCLUDE-PCI)
sysV3Init(),/*初始化V3 PCI桥接控制器*/
if(pciIomapLibInit(PCI-MECHANISM-3,CPU-PCI-CNFIG-ADRS,CPU-PCI-CNFG-ADRS,0) !=OK)
sysToMonitor(BOOT-NO-AUTOBOOT);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转】AMBA、AHB、APB总线简介

AMBA 简介 随着深亚微米工艺技术日益成熟,集成电路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数字IC从基于时序驱动的设计方法,发展到基于IP复用的设计方法,并在SOC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基于IP复用的SoC设计中,片上总线设计是最关键的问题。为此,业界出现了很多片上总线标准。其中,由ARM公司推出的AMBA片上总线受到了广大IP开发商和SoC系统集成者的青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业标准片上结构。AMBA规范主要包括了AHB(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Bus)系统总线和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外围总线。   AMBA 片上总线        AMBA 2.0 规范包括四个部分:AHB、ASB、APB和Test Methodology。AHB的相互连接采用了传统的带有主模块和从模块的共享总线,接口与互连功能分离,这对芯片上模块之间的互连具有重要意义。AMBA已不仅是一种总线,更是一种带有接口模块的互连体系。下面将简要介绍比较重要的AHB和APB总线。 基于 AMBA 的片上系统        一个典型的基于AMBA总线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大多数挂在总线上的模块(包括处理器)只是单一属性的功能模块:主模块或者从模块。主模块是向从模块发出读写操作的模块,如CPU,DSP等;从模块是接受命令并做出反应的模块,如片上的RAM,AHB/APB 桥等。另外,还有一些模块同时具有两种属性,例如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在被编程时是从模块,但在系统读传输数据时必须是主模块。如果总线上存在多个主模块,就需要仲裁器来决定如何控制各种主模块对总线的访问。虽然仲裁规范是AMBA总线规范中的一部分,但具体使用的算法由RTL设计工程师决定,其中两个最常用的算法是固定优先级算法和循环制算法。AHB总线上最多可以有16个主模块和任意多个从模块,如果主模块数目大于16,则需再加一层结构(具体参阅ARM公司推出的Multi-layer AHB规范)。APB 桥既是APB总线上唯一的主模块,也是AHB系统总线上的从模块。其主要功能是锁存来自AHB系统总...

【转】GPIO编程模拟I2C入门

ARM编程:ARM普通GPIO口线模拟I2C  请教个问题: 因为需要很多EEPROM进行点对点控制,所以我现在要用ARM的GPIO模拟I2C,管脚方向我设 置的是向外的。我用网上的RW24C08的万能程序修改了一下,先进行两根线的模拟,SDA6, SCL6,但是读出来的数不对。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模拟SDA6,SCL6输出方波,在示波 器上看到正确方波,也就是说,我的输出控制是没问题的。 哪位大哥能指点一下,是否在接收时管脚方向要设为向内?(不过IOPIN不管什么方向都可 以读出当前状态值的阿) 附修改的RW24C08()程序: #define  SomeNOP() delay(300); /**/ /* *********************************  RW24C08   **************************************** */ /**/ /* ----------------------------------------------------------------------------- ---  调用方式:void I2CInit(void)   函数说明:私有函数,I2C专用 ------------------------------------------------------------------------------- -- */ void  I2CInit( void ) ... {  IO0CLR  =  SCL6;      // 初始状态关闭总线  SomeNOP();  // 延时   I2CStop();  // 确保初始化,此时数据线是高电平 }   /**/ /* ---------------------------------------------------------------------------- ----  调用方式:void I2CSta...

【转】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

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转) 2008-03-11 20:58 硬件环境:SBC-2410X开发板(CPU:S3C2410X) 内核版本:2.6.11.1 运行环境:Debian2.6.8 交叉编译环境:gcc-3.3.4-glibc-2.3.3 第一部分 网卡CS8900A驱动程序的移植 一、从网上将Linux内核源代码下载到本机上,并将其解压: #tar jxf linux-2.6.11.1.tar.bz2 二、打开内核顶层目录中的Makefile文件,这个文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指定目标平台。 移植前:         ARCH?= $(SUBARCH) 移植后: ARCH            :=arm (2)指定交叉编译器。 移植前: CROSS_COMPILE ?= 移植后: CROSS_COMPILE   :=/opt/crosstool/arm-s3c2410-linux-gnu/gcc-3.3.4-glibc-2.3.3/bin/arm-s3c2410-linux-gnu- 注:这里假设编译器就放在本机的那个目录下。 三、添加驱动程序源代码,这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从网上下载了cs8900.c和cs8900.h两个针对2.6.7的内核的驱动程序源代码,将其放在drivers/net/arm/目录下面。 #cp cs8900.c ./drivers/net/arm/ #cp cs8900.h ./drivers/net/arm/ 并在cs8900_probe()函数中,memset (&priv,0,sizeof (cs8900_t));函数之后添加如下两条语句: __raw_writel(0x2211d110,S3C2410_BWSCON); __raw_writel(0x1f7c,S3C2410_BANKCON3); 注:其原因在"第二部分"解释。 (2)、修改drivers/net/arm/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在最后添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