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转】《嵌入式系统》读书笔记(2):ARM体系结构(下)

文章说明:calmarrow(lqm)读毛德操的《嵌入式系统》所做笔记

文章引自:http://piaoxiang.cublog.cn

ARM指令系统
    系统的指令系统介绍这里就不罗列了,没有多大意义。这里只是总结一些小的知识点和经验,便于对ARM指令系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1、ARM处于用户态模式时,可见的通用寄存器是16个,即R0-R15。外加一个CPSR(Current Program Status Register,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总共是17个。其中3个有特殊用途:R15��程序计数器PC,R14��程序链接寄存器LR,R13��堆栈指针SP。

2、ARM有7中运行状态:usr、fiq、irq、sve、abt、und、sys。除用户状态外的6中均为系统状态(特权模式)。当CPU从用户状态进入系统状态时,或者发生系统状态间的切换时,都需要将CPSR的内容保存起来,以备将来恢复原来的运行状态,所以每个系统状态都有个"保存程序状态寄存器(Saved Program Status Register)"SPSR。CPSR和SPSR都是32位的,实际上只用了其中的一部分。

3、ARM体系结构中,每一条指令都可以条件执行。例如:

cmp r0, #0
addeq r0, r2, r5
addne r0, r0, r0, lsl #1

等价于:

if (r0 = = 0) {
 r0 = r2 + r5;
}
else {
 r0 = r0 * 3;
}

    可见,利用这种独特的条件执行可以得到很简洁的汇编代码,要不然就得在汇编代码中插入条件转移指令。不过,当if或else下面的条件执行部分较大时,插入条件转移指令更合适。有人做过分析,当一个条件执行部分的大小超过三条指令时,就还是以插入条件转移指令为好;反之则以条件执行指令为好。

    在条件转移的设计中,同时要注意程序的可读性。虽然程序都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是安排合理的程序更具有可读性,也更加易于维护。宁肯牺牲一部分时间来完善,也不要在事后代码维护的时候才意识到。在EDUKIT-III的汇编实验中,提供的程序就存在可读性差的问题,经过修改后的程序如下:

 

/*
 * Filename   : asm_d
 * Description: Example for Condition Code and practice subroutine.
 * Version    : 1.0
 * Author     : Liu Qingmin
 * Date       : 2007-04-06
 * History     : None
 */
 
/* constant define */
.equ num, 4                /* the number of branch */
.global _start
 
/* code segment */
.text
_start:
  mov r0, #3              /* set three parameters of function "arithfunc" */
  mov r1, #5
  mov r2, #2
  bl arithfunc            /* jump to arithfunc, and put the value of R14 to LR */
 
stop:                     /* end with dead cycling */
  b stop
 
/*
 * Funcname   : arithfunc
 * Description: Execute add or sub and return result
 * Parameters : R0 -- function number that will be executed.If 0, execute the first
 *              branch;if 1, execute the second branch, and so on. However, If
 *              greater than number of branch, execute the first branch by
 *              default(this can be customized).
 *              R1 -- the first operand
 *              R2 -- the second operand
 * Return : R0 -- result of arithmetic operation
 */
arithfunc:
  cmp r0, #num
  bhs doadd                /* if >= branch number, jump to doadd by default */
  
  adr r3, jumptable        /* load address of jumptable */
  ldr pc, [r3, r0, lsl #2] /* jump to correct branch */
 
doadd:                     /* the first branch 0 */
  add r0, r1, r2           /* R1+R2 -> R0 */
  mov pc, lr               /* Return */
 
dosub:                     /* the second branch 1 */
 sub r0, r1, r2            /* R1-R2 -> R0 */
  mov pc, lr
doand:                     /* the third branch 2 */
 and r0, r1, r2            /* R1&R2 -> R0 */
 mov pc, lr
doorr:                     /* the fourth branch 3 */
 orr r0, r1, r2            /* R1|R2 -> R0 */
 mov pc, lr
 
/*
  * Jump Table
  * Please notice that this table saves the address of branch,
  * and the address is a 32bits word.Therefore, R0<<2 is the
  * offset of address. In fact, src and dst can be viewed as
  * table and be used as addressing in the experiment asm_c.
  */
jumptable:
  .long doadd, dosub, doand, doorr
.end


4、关于堆栈寻址
    堆栈是一块连续的内存,也可以说是存储区,不过因为作为特定的数据结构,它对数据存储顺序是有要求的,即先进后出(或者说是后进先出)。堆栈寻址时,使用SP指向一块存储区域,指针所指向的单元就是堆栈的栈顶。存储器堆栈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向上生长,就是向着高地址方向生长,称为递增堆栈。
一种是向下生长,就是向着低地址方向生长,称为递减堆栈。

    另外,堆栈指针指向最后压入的堆栈的有效数据项,称为满堆栈;堆栈指针指向下一个要放入的空位置,称为空堆栈。这样,就有四种组合:满递增、空递增、满递减、空递减。
(D代表Descending,A代表Ascending,F代表Full,E代表Empty)

    写程序通过分析结果来理解堆栈寻址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形象直观。现在根据汇编实验分析结果对上述堆栈寻址作出总结。

入栈规律:
(1)满堆栈操作先调整SP,然后存入数据。
(2)空堆栈操作先存入数据,然后调整SP。
(3)递增堆栈调整SP时,执行SP=SP+4
(4)递减堆栈调整SP时,执行SP=SP-4

出栈规律正好与入栈相反,也就是入栈的逆操作。
(1)空堆栈操作先调整SP,然后存入数据。
(2)满堆栈操作先存入数据,然后调整SP。
(3)递减堆栈调整SP时,执行SP=SP+4
(4)递增堆栈调整SP时,执行SP=SP-4

    明确了这四个规律,就很容易分析各种堆栈寻址方式对应的堆栈分布情况了。
stmfd sp!, {r4-r11}

    假设初始SP为0x0400,那么执行完毕后内存0x03E0-0x03FF保存寄存器R4-R11的内容。
stmed sp!, {r4-r11}

    假设初始SP为0x0400,那么执行完毕后内存0x03E4-0x0403保存寄存器R4-R11的内容。
实际应用中,只选用一种方式使用就可以了。最常用最典型的就是后缀为"FD"时的结构,这是人们熟悉的堆栈结构。
stmfd sp!, {r4-r11, lr}  /*入栈*/
ldmfd sp!, {r4-r11, lr}  /*出栈*/

5、关于转移指令
    ARM的转移指令是独特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转移指令是b,表示"branch",例如:
b reset

    这里"标签"是一段程序的入口,一般是一个函数,或者是汇编程序的一个标签。在基本的操作码b后面加上条件后缀EQ、NE、GT、LT等等,就成了条件转移指令。由于指令的长度只有32位,编码在指令中的就只能是一个相对于PC当前值的位移,而不可能是个32位的绝对地址。所以,这是一条"相对转移"指令。如果要做绝对转移,那么就得采用别的手段,例如,可以把转移的目标地址放到寄存器R4中,那么将它传递到PC中就可以完成转移。
mov pc, r4

    这就变成绝对转移了,但是,b指令不允许以寄存器的内容作为目标地址。

    事实上,子程序调用的返回指令mov pc,lr也是绝对转移。

    ARM处理器中有一条执行指令的流水线,不管是相对转移还是绝对转移,当CPU执行到引起转移时,即引起pc突变的指令时,其后面的几条指令已经被取入了流水线,甚至已经对指令解码了。程序计数器pc的突变迫使流水线舍弃这些已经在流水线中的指令,使流水线短暂断流,然后从新的地址取指令,并又逐步"灌满"流水线。在这个过程中,CPU可能会有一个短暂(例如几个时钟周期)的"无所事事"的空隙。在典型的RISC结构中,一般都把转移前的最后一条指令改放到转移指令后面,或者把转移目标处的第一条指令搬过来放到转移指令后面,称为指令调度。这样,把本来会浪费掉的几个时钟周期利用起来,效率当然提高了,但是对于代码的阅读、理解以及调试,都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常常受到来自CISC阵营的批评和攻击。ARM体系结构的设计者并没有紧跟RISC的潮流,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宁可浪费一点效率也要保证程序的简洁,所以不采用指令调度,而只是丢弃已经进入流水线的指令。毕竟,大多数情况下,因此而降低的效率只占很小的比例。

    相对转移指令b有个变形bl,意为"转移并连接(Branch and Link)",专门用于子程序调用。执行这条指令时CPU将pc的当前值(指向下一条指令)保存在寄存器lr中,即R14中,同时转向目标地址。这是,要从子程序返回时,只要把lr的内容写入pc就行了。例如:

bl uHALir_ReadMode

uHALir_ReadMode:
 mov pc, lr

    这里考虑为什么不像传统的做法那样自动把返回地址保存在堆栈中?原因前面提到过了,RISC的设计原则之一就是尽量少访问内存,而改用寄存器代替,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堆栈是在内存中,把返回的地址放到堆栈意味着访问内存,而寄存器间的访问比访问内存操作要快得多。这样,先通过较快的方法进入到子程序,如果还需要进一步调用更深层的子程序,则可以到那时再把lr的内容保存("溅出")堆栈中,如果不需要访问深层子程序,则可以省去为返回地址而读/写内存的操作。程序在运行时会形成一颗"子程序调用树"。统计表明,对叶节点,即底层子程序的调用常常占很高的比例,这是因为对底层子程序的调用往往是在循环中进行的,而且,底层子程序本身往往是很小的,为调用本身很小的底层子程序访问内存两次,所占的比例就不小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转】VxWorks中的地址映射

在运用嵌入式系统VxWorks和MPC860进行通信系统设计开发时,会遇到一个映射地址不能访问的问题。 缺省情况下,VxWorks系统已经进行了如下地址的映射:   memory地址、bcsr(Board Control and Status)地址、PC_BASE_ADRS(PCMCIA)地址、Internal Memory地址、rom(Flach memory)地址等,但是当你的硬件开发中要加上别的外设时,如(falsh、dsp、FPGA等),对这些外设的访问也是通过地址形式进行读写,如果你没有加相应的地址映射,那么是无法访问这些外设的。   和VxWorks缺省地址映射类似,你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地址映射。   如下是地址映射原理及实现:   1、 地址映射结构 在Tornado\target\h\vmLib.h文件中 typedef struct phys_mem_desc { void *virtualAddr; void *physicalAddr; UINT len; UINT initialStateMask; /* mask parameter to vmStateSet */ UINT initialState; /* state parameter to vmStateSet */ } PHYS_MEM_DESC; virtualAddr:你要映射的虚拟地址 physicalAddr:硬件设计时定义的实际物理地址 len;要进行映射的地址长度 initialStateMask:可以初始化的地址状态: 有如下状态: #define VM_STATE_MASK_VALID 0x03 #define VM_STATE_MASK_WRITABLE 0x0c #define VM_STATE_MASK_CACHEABLE 0x30 #define VM_STATE_MASK_MEM_COHERENCY 0x40 #define VM_STATE_MASK_GUARDED 0x80 不同的CPU芯片类型还有其特殊状态 initialState:实际初始化的地址状态: 有如下状态: #define VM_STATE_VALID 0x01 #define VM_STATE_VALID_NOT 0x00 #define VM_STATE_WRITA

【转】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

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转) 2008-03-11 20:58 硬件环境:SBC-2410X开发板(CPU:S3C2410X) 内核版本:2.6.11.1 运行环境:Debian2.6.8 交叉编译环境:gcc-3.3.4-glibc-2.3.3 第一部分 网卡CS8900A驱动程序的移植 一、从网上将Linux内核源代码下载到本机上,并将其解压: #tar jxf linux-2.6.11.1.tar.bz2 二、打开内核顶层目录中的Makefile文件,这个文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指定目标平台。 移植前:         ARCH?= $(SUBARCH) 移植后: ARCH            :=arm (2)指定交叉编译器。 移植前: CROSS_COMPILE ?= 移植后: CROSS_COMPILE   :=/opt/crosstool/arm-s3c2410-linux-gnu/gcc-3.3.4-glibc-2.3.3/bin/arm-s3c2410-linux-gnu- 注:这里假设编译器就放在本机的那个目录下。 三、添加驱动程序源代码,这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从网上下载了cs8900.c和cs8900.h两个针对2.6.7的内核的驱动程序源代码,将其放在drivers/net/arm/目录下面。 #cp cs8900.c ./drivers/net/arm/ #cp cs8900.h ./drivers/net/arm/ 并在cs8900_probe()函数中,memset (&priv,0,sizeof (cs8900_t));函数之后添加如下两条语句: __raw_writel(0x2211d110,S3C2410_BWSCON); __raw_writel(0x1f7c,S3C2410_BANKCON3); 注:其原因在"第二部分"解释。 (2)、修改drivers/net/arm/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在最后添加如下内容: Config ARM_CS8900    tristate "CS8900 support" depends on NET_ETHERNET && A

【转】多迷人Gtkmm啊

前边已经说过用glade设计界面然后动态装载,接下来再来看看怎么改变程序的皮肤(主题)     首先从 http://art.gnome.org/themes/gtk2 下载喜欢的主题,从压缩包里提取gtk-2.0文件夹让它和我们下边代码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这里我下载的的 http://art.gnome.org/download/themes/gtk2/1317/GTK2-CillopMidnite.tar.gz     然后用glade设计界面,命名为main.glade,一会让它和我们下边代码生成的可执行程序放在同一个目录下边     然后开始写代码如下: //main.cc #include <gtkmm.h> #include <libglademm/xml.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Gtk::Main kit(argc,argv);         Gtk::Window *pWnd;        gtk_rc_parse("E:\\theme-viewer\\themes\\gtk-2.0\\gtkrc");       Glib::RefPtr<Gnome::Glade::Xml> refXml;     try     {         refXml = Gnome::Glade::Xml::create("main.glade");     }     catch(const Gnome::Glade::XmlError& ex)     {         Gtk::MessageDialog dialog("Load glade file failed!", false,       \                                   Gtk::MESSAGE_ERROR, Gtk::BUTTONS_OK);         dialog.run();               return 1;     }         refXml->get_widget("main", pWnd);     if(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