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转】vivi开发笔记(四):配置机制分析

文章说明:calmarrow(lqm)原创

文章引自:http://piaoxiang.cublog.cn

 
一 总体分析
 
    vivi完全套用了Linux kernel的架构,其中工程管理和配置部分直接copy Linux kernel,只做了少量的修改。特别是配置部分,按照如下分类:
 
    文本配置:[scripts/Configure],只修改了目标的名称,也就是说把Linux kernel换成了vivi,核心的东西没有动。
    图形配置:[scripts/Menuconfig],只修改了目标名称,增加了公司logo,其他没有变化。
 
    所以说,vivi的成功直接源于Linux kernel。而且,从vivi的成功,可以得出结论,学习首先需要临摹,临摹好的软件架构,借用现成的部分,然后写出自己核心的部分。
 
二 scripts脚本解析
 
    由于图形配置我还不太熟悉,所以重点分析文本配置部分和如果利用Linux kernel来构建自己的bootloader部分。通过该脚本的分析,也可以弄清楚autoconf.h是如何获得的。
 
1 -->
 
    如果执行make [oldconfig | config],即在文本模式下进行配置。顶层Makefile下有如下执行命令:$(CONFIG_SHELL) scripts/Configure -d arch/config.in,也就是说要执行[scripts/Configure]这个脚本,顺理成章,下面就是研究这个脚本了。
 
2 -->

    配置的最终结果是生成[.config] [include/autoconf.h]。所以第一步,先定义两个临时的文件,完成后再转化为两个目标的文件即可。使用两个宏就是定义了两个临时文件,都是用来存储配置的结果。CONFIG最终生成的默认的配置文件.config,CONFIG_H最终生成include/autoconf.h。要理解一下,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有三种格式的配置文件:一种是原始的(对用户比较清晰的)说明文档,比如arch/defconfig,具体可以查看该文件;第二种是中间配置依赖文档,这是用于配置过程的,你可以查看一下arch/config.in这个文件,发现有许多依赖配置的部分,例如:
 

if [ "$CONFIG_SA1100_EXILIEN102" = "y" ]; then
    bool ' Support 16M ROM/RAM' CONFIG_SA1100_EXILIEN102_16M
    bool ' Support 32M ROM/RAM' CONFIG_SA1100_EXILIEN102_32M
    bool ' Down memory clock' CONFIG_SA1100_EXILIEN102_HALFMEMCLK
  fi

 
   也就是说,配置采用了类似于C预处理宏的定义方式,不过还是有些直观。那么就需要从第一种原始的文档转换成该配置能够识别的形式,这一部分工作是有sed语句完成的,下面详细分析。转换完成之后,也就是第二种文档的格式了,举例如下:
 

#
# System Type
#
CONFIG_ARCH_SA1100=n
CONFIG_ARCH_PXA250=n
CONFIG_ARCH_S3C2400=n
CONFIG_ARCH_S3C2410=y

 
    其实也就是把# CONFIG_MEMORY_RAM_TEST is not set类似的语句转换成了CONFIG_MEMORY_RAM_TEST=n的形式。第三种格式则是我们熟悉的C语言头文件了。这个是在通过config.in为入口的一系列脚本在执行过程中生成的。
 
    理解了这三种文档格式,就很容易理解过程了。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 定义临时文件
CONFIG=.tmpconfig
CONFIG_H=.tmpconfig.h
# 下面是自定义一个信号处理机制,即在捕获信号1和信号2时,执行命令rm -f $CONFIG $CONFIG_H ;
# exit 1,也就是删除这两个中间文件,然后退出。这个是为了防止在执行过程中被打断,而造成两个
# 中间文件仍存在的情况。处理得还是比较巧妙。
trap "rm -f $CONFIG $CONFIG_H ; exit 1" 1 2
 
# 下面两段就是利用>和>>的特点,先生成一个空白的文件,加入自定义的文件头,为后面添加配置选项做好
# 准备。第一段的结果就是生成了$CONFIG文件,文件内容为
# #
#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make config: don't edit
#
#
#
# Make sure we start out with a clean slate.
#
echo "#" > $CONFIG
echo "#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make config: don't edit" >> $CONFIG
echo "#" >> $CONFIG
 
echo "/*" > $CONFIG_H
echo " *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C config: don't edit" >> $CONFIG_H
echo " */" >> $CONFIG_H
echo "#define AUTOCONF_INCLUDED" >> $CONFIG_H
 
# 利用一个变量来区分已经有默认值和无默认值两种操作。当指定-d时,读取脚本内容如果传递了参数,那么
# 就不用从键盘上输入选项了。这样可以利用默认的配置文件实现全自动化的配置。这在u-boot、Linux
# kernel、vivi中都采用了这种机制。
DEFAULT=""
if [ "$1" = "-d" ] ; then
        DEFAULT="-d"
        shift   # 标识参数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2就成为了$1,供下面使用
fi
 
# 第一个要读取的config.in,如果指定了读取文件,则先读取指定的文件。
CONFIG_IN=./config.in
if [ "$1" != "" ] ; then
        CONFIG_IN=$1
fi
 
# 默认的配置文件,按照优先级,如果存在[.config],则先读取它,如果没有则读取arch/defconfig。
DEFAULTS=arch/defconfig
if [ -f .config ]; then
  DEFAULTS=.config
fi
 
# 处理默认的配置文件,将一类文档转化为二类文档格式,供CONFIG_IN脚本执行使用
if [ -f $DEFAULTS ]; then
  echo "#"
  echo "# Using defaults found in" $DEFAULTS
  echo "#"
  . $DEFAULTS
# 这句sed的用法是核心,使用了sed带反斜杠的圆括号的用法。's///'允许在规则表达式中定义区域,然后
# 可以在替换字符串中引用这些特定区域。在使用之前,你首先得编写一个规则表达式,其中区域部分用\(区
# 域*\)标识,所以下面的语句就不难理解了。$$表示进程号,关于这个临时文件的名字,倒不必深究。
  sed -e 's/# \(CONFIG_[^ ]*\) is not.*/\1=n/' <$DEFAULTS >.config-is-not.$$
  . .config-is-not.$$
  rm .config-is-not.$$
else
  echo "#"
  echo "# No defaults found"
  echo "#"
fi
 
# 执行配置文件,这才是核心部分。通过上面. .config-is-not.$$使得二类文档定义的宏生效
# 那么以CONFIG_IN为入口,执行具体的命令,在执行每条处理的时候,都会将结果按照格式写入
# CONFIG、CONFIG_H两个文件,为最终生成.config和include/autoconf.h做好准备。关于
# 具体的命令部分,在脚本中是以函数的形式提供的,就在这些主要流程代码的前面,包括comment、
# bool等等,这些可以在后面分析。明白了这个,你可以很容易添加自己的配置内容,也可以利用
# 这个配置脚本,完成自己的工程的配置。
# 注意,在这个脚本执行完成后,CONFIG和CONFIG_H已经完成了,不过现在的存在名称仍然是前面
# 定义的.tmpconfig和.tmpconfig.h。还没有最终得到想要的文件。
. $CONFIG_IN
 
# 处理.config。首先删除原有的.config.old,如果存在.config,那么就把.config更改为
# .config.old,否则的话,直接完成最终想要得到的两个文件.config和include/autoconf.h
# 到这里,也就得到了最终生成的include/autoconf.h。可以为后面的工程编译提供了。
rm -f .config.old
if [ -f .config ]; then
        mv .config .config.old
fi
mv .tmpconfig .config
mv .tmpconfig.h include/autoconf.h
 
# 最后打印一下结束信息
echo
echo "*** End of vivi configuration."
echo "*** Check the top-level Makefile for additional configuration."
echo "*** Next, you must run 'make'."
echo
 
exit 0
 
    注意的一点是,第一个读取的是[arch/config.in],采用递归的方式。如果要纳入下一层的读取文件,只需要用"source 文件名",这样就实现了独立性和通信联系。source也是在Configure里面实现的。
 
三 实践
 
    我尝试从Linux-2.4.27 kernel中,复制出scripts文件夹,经过的处理主要有两处。一处是arch下没有区分arm,x86,而是只针对arm系列,所以中间一层的目录就取消了。那么脚本中arch/$(ARCH)/config.in就应该改为arch/config.in。另外一处是生成的头文件的路径include/linux/autoconf.h,现在没有必要用linux这个文件层次,所以就简化为include/autoconf.h。其他的改动就只限于注释名称了,比如注释中把Linux kernel改为vivi。就这样,由此可见该scripts完成的配置机制的可移植性。完全可以用这个架构,借用这种配置方法,完成自己的bootloader的配置处理机制。另外,Linux kernel还提供了一种模块的操作,代号为M,但是在vivi中是用不到的,可以不去管,也可以把相应的三元组处理部分去掉。
 
    config.in是构建自己的配置内容的文件,它分散于子文件夹中,主要是利用Scripts下的shell脚本提供的命令来完成的。如果分析完成脚本的命令(子函数),构建配置内容(包括添加更改删除配置选项)都可以很方便的完成。我加入了几个配置选项,已经成功。具体代码就不必说了,简单的把用到的几个命令解释一下:
 
1 mainmenu_name
  mainmenu_option
  endmenu
    这三个函数都是空函数,为了增强可读性而建立的,同时也为了调试方便。在调试的时候,可以把脚本的set的选项中增加-x,这样就可以看清脚本每一步执行的输出内容了。
 
2 help
    帮助信息。它读取[Documentation/Configure.help]中搜寻匹配选项。当然,该帮助文档必须符合一定的格式,关于文本的处理,脚本中使用sed来完成的。
 
3 comment
    用来打印信息。它主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信息输出到屏幕上,二是按照格式写入.config,三是按照格式写入[include/autoconf.h]。
 
4 define_bool
    就是完成一个布尔类型的宏定义,也就是实现C头文件中的宏定义开关。define_bool实际工作是由define_tristate来完成的。原来Linux内核选项中有三种方式[Y/N/M]。Y表示打开配置开关,N表示关闭此开关,M表示编译成模块。tristate就是"三态"的意思,现在用到的是两态,也就是twostate。
 
5 bool
    读取键盘输入,完成相应的处理工作。面向的对象当然也是二值处理的。下面还提供了tristate来处理三值处理。不过vivi只用到了bool,还没有用到tristate。
 
下面看下实例:
 
mainmenu_name "Linux Kernel Configuration"  //调试使用,增强可读性
 
mainmenu_option next_comment  //调试使用,增强可读性,这里用next_comment表示下个主选项
comment 'System Type'         //主选项System Type
choice 'ARM system type' \    //表示按下Enter,可以有四个可以选择的选项(图形模式)
                              //文本模式,则顺序选择
  "SA1100-based  CONFIG_ARCH_SA1100 \
   PXA250/210-based CONFIG_ARCH_PXA250 \
   S3C2400-based CONFIG_ARCH_S3C2400 \
   S3C2410-based CONFIG_ARCH_S3C2410"
 
mainmenu_option next_comment                      //表示进入下个主选项
comment 'General setup'
bool 'Define TEXT Address' CONFIG_VIVI_ADDR       //都是子选项的内容
hex 'vivi base address' CONFIG_VIVI_TEXTADDR 0
bool 'support reset handler' CONFIG_RESET_HANDLING
endmenu
 
source lib/priv_data/Config.in                    //执行子配置文件
source drivers/serial/Config.in
source drivers/mtd/Config.in
source lib/Config_cmd.in
    可见,你要增加某个主选项和子选项的模式就是:
 
mainmenu_option next_comment
comment "example"
bool "Open the debug switch" CONFIG_DEBUG_SWITCH
bool "Support tftp download" CONFIG_TFTP
endmenu
 
    如果你增加子功能文件夹,那么只需要在该文件夹下建立一个config.in文件,然后利用source联入目录的链就可以了。所以,利用内核的配置脚本实现交互式配置是非常方便的。
 
四 总结
 
    现在从流程上已经非常清楚了,但是对具体的shell函数的实现没有过多的分析,只是"拿来"就用了。好的程序是易读性强,而且稳定可靠(但是你要明白一个同样的道理,Unix是简单的,但是你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理解这种简单。)。学习这种架构,利用这种配置模式,可以站在这个高度上,将这些为我所用。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转】VxWorks中的地址映射

在运用嵌入式系统VxWorks和MPC860进行通信系统设计开发时,会遇到一个映射地址不能访问的问题。 缺省情况下,VxWorks系统已经进行了如下地址的映射:   memory地址、bcsr(Board Control and Status)地址、PC_BASE_ADRS(PCMCIA)地址、Internal Memory地址、rom(Flach memory)地址等,但是当你的硬件开发中要加上别的外设时,如(falsh、dsp、FPGA等),对这些外设的访问也是通过地址形式进行读写,如果你没有加相应的地址映射,那么是无法访问这些外设的。   和VxWorks缺省地址映射类似,你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地址映射。   如下是地址映射原理及实现:   1、 地址映射结构 在Tornado\target\h\vmLib.h文件中 typedef struct phys_mem_desc { void *virtualAddr; void *physicalAddr; UINT len; UINT initialStateMask; /* mask parameter to vmStateSet */ UINT initialState; /* state parameter to vmStateSet */ } PHYS_MEM_DESC; virtualAddr:你要映射的虚拟地址 physicalAddr:硬件设计时定义的实际物理地址 len;要进行映射的地址长度 initialStateMask:可以初始化的地址状态: 有如下状态: #define VM_STATE_MASK_VALID 0x03 #define VM_STATE_MASK_WRITABLE 0x0c #define VM_STATE_MASK_CACHEABLE 0x30 #define VM_STATE_MASK_MEM_COHERENCY 0x40 #define VM_STATE_MASK_GUARDED 0x80 不同的CPU芯片类型还有其特殊状态 initialState:实际初始化的地址状态: 有如下状态: #define VM_STATE_VALID 0x01 #define VM_STATE_VALID_NOT 0x00 #define VM_STATE_WRITA

【转】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

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转) 2008-03-11 20:58 硬件环境:SBC-2410X开发板(CPU:S3C2410X) 内核版本:2.6.11.1 运行环境:Debian2.6.8 交叉编译环境:gcc-3.3.4-glibc-2.3.3 第一部分 网卡CS8900A驱动程序的移植 一、从网上将Linux内核源代码下载到本机上,并将其解压: #tar jxf linux-2.6.11.1.tar.bz2 二、打开内核顶层目录中的Makefile文件,这个文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指定目标平台。 移植前:         ARCH?= $(SUBARCH) 移植后: ARCH            :=arm (2)指定交叉编译器。 移植前: CROSS_COMPILE ?= 移植后: CROSS_COMPILE   :=/opt/crosstool/arm-s3c2410-linux-gnu/gcc-3.3.4-glibc-2.3.3/bin/arm-s3c2410-linux-gnu- 注:这里假设编译器就放在本机的那个目录下。 三、添加驱动程序源代码,这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从网上下载了cs8900.c和cs8900.h两个针对2.6.7的内核的驱动程序源代码,将其放在drivers/net/arm/目录下面。 #cp cs8900.c ./drivers/net/arm/ #cp cs8900.h ./drivers/net/arm/ 并在cs8900_probe()函数中,memset (&priv,0,sizeof (cs8900_t));函数之后添加如下两条语句: __raw_writel(0x2211d110,S3C2410_BWSCON); __raw_writel(0x1f7c,S3C2410_BANKCON3); 注:其原因在"第二部分"解释。 (2)、修改drivers/net/arm/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在最后添加如下内容: Config ARM_CS8900    tristate "CS8900 support" depends on NET_ETHERNET && A

【转】多迷人Gtkmm啊

前边已经说过用glade设计界面然后动态装载,接下来再来看看怎么改变程序的皮肤(主题)     首先从 http://art.gnome.org/themes/gtk2 下载喜欢的主题,从压缩包里提取gtk-2.0文件夹让它和我们下边代码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这里我下载的的 http://art.gnome.org/download/themes/gtk2/1317/GTK2-CillopMidnite.tar.gz     然后用glade设计界面,命名为main.glade,一会让它和我们下边代码生成的可执行程序放在同一个目录下边     然后开始写代码如下: //main.cc #include <gtkmm.h> #include <libglademm/xml.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Gtk::Main kit(argc,argv);         Gtk::Window *pWnd;        gtk_rc_parse("E:\\theme-viewer\\themes\\gtk-2.0\\gtkrc");       Glib::RefPtr<Gnome::Glade::Xml> refXml;     try     {         refXml = Gnome::Glade::Xml::create("main.glade");     }     catch(const Gnome::Glade::XmlError& ex)     {         Gtk::MessageDialog dialog("Load glade file failed!", false,       \                                   Gtk::MESSAGE_ERROR, Gtk::BUTTONS_OK);         dialog.run();               return 1;     }         refXml->get_widget("main", pWnd);     if(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