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转】U-BOOT的启动流程及移植

1 Bootloaderu-boot简介

  Bootloader代码是芯片复位后进入操作系统之前执行的一段代码,主要用于完成由硬件启动到操作系统启动的过渡,从而为操作系统提供基本的运行环境,如初始化CPU、堆栈、存储器系统等。Bootloader 代码与CPU芯片的内核结构、具体型号、应用系统的配置及使用的操作系统等因素有关,其功能类似于PC机的BIOS程序。由于bootloaderCPU及电路板的配置情况有关,因此不可能有通用的bootloader,开发时需要用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移植。嵌入式Linux系统中常用的bootloaderarmbootredbootblobu-boot等,其中u-boot是当前比较流行、功能比较强大的bootloader,可以支持多种体系结构,但相对也比较复杂。bootloader的实现依赖于CPU的体系结构,大多数bootloader都分为stage 1stage 2两大部分。Bootloader的基本原理见参考文献。

  u-bootsourceforge网站上的一个开放源代码的项目。它可对PowerPC(MPC5xxMPC8xxMPC82xxMPC7xxMPC74xx) ARM(ARM7ARM9StrongARMXscale) MIPS(4kc5kc) X86等处理器提供支持,支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LinuxVx-WorksNetBSDQNXRTEMSARTOSLynxOS等,主要用来开发嵌入式系统初始化代码bootloader。软件的主站点是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u-bootu-boot最初是由denx(www.denx.de) PPC-boot发展而来的,它对PowerPC系列处理器的支持最完善,对Linux操作系统的支持最好。源代码开放的u-boot软件项目经常更新,是学习硬件底层代码开发的很好样例。

  2 u-boot系统启动流程

  大多数bootloader都分为stage1stage2两大部分,u-boot也不例外。依赖于CPU体系结构的代码(如设备初始化代码等) 通常都放在stage1,且可以用汇编语言来实现,而stage2则通常用C语言来实现,这样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而且有更好的可读性和移植性。

  2.1 stage1 (start.s代码结构)

  u-bootstage1代码通常放在start.s文件中,它用汇编语言写成,其主要代码部分如下:

  (1) 定义入口由于一个可执行的Image必须有一个入口点,并且只能有一个全局入口,通常这个入口放在ROM(Flash) 0x0地址,因此,必须通知编译器以使其知道这个入口,该工作可通过修改连接器脚本来完成。
  (2) 设置异常向量(Exception Vector)
  (3) 设置CPU的速度、时钟频率及中断控制寄存器。
  (4) 初始化内存控制器
  (5) ROM中的程序复制到RAM中。
  (6) 初始化堆栈
  (7) 转到RAM中执行,该工作可使用指令ldr pc来完成。

  2.2 stage2 C语言代码部分

  lib_arm/board.c中的start_armbootC语言开始的函数,也是整个启动代码中C语言的主函数,同时还是整个u-boot(armboot) 的主函数,该函数主要完成如下操作:

  (1) 调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
  (2) 初始化Flash设备。
  (3) 初始化系统内存分配函数。
  (4) 如果目标系统拥有NAND设备,则初始化NAND设备。
  (5) 如果目标系统有显示设备,则初始化该类设备。
  (6) 初始化相关网络设备,填写IPMAC地址等。
  (7) 进入命令循环(即整个boot的工作循环) ,接受用户从串口输入的命令,然后进行相应的工作。

3 移植实例

  本系统开发板主要由S3C44B0X嵌入式微处理器、2MBFlash (SST39VF160) 8MBSDRAM(HY57V641620) 4LED以及ARM JTAG接口组成。该开发板上与S3C44B0X相关部分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

  3.1 u-boot文件下载

  u-boot文件的下载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在Linux环境下通过CVS下载最新的文件,方法是:

$ cvs -d :pserver:anonymous@cvs.sourceforge.net:/cvsroot/u-boot login

  当要求输入匿名登录的密码时,可直接按回车键

$ cvs -z6 -d :pserver:anonymous@cvs.sourceforge.net:/cvsroot/u-boot co -P modulename

  第二种是通过ftp://ftp.denx.de/pub/u-boot/下载正式发布的压缩文件。

  3.2 u-boot文件的结构

  初次下载的文件有很多,解压后存放在u-boot文件目录下,具体内容已在readme文件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其中与移植相关的主要文件夹有:

  (1) cpu/ 它的每个子文件夹里都有如下文件:

makefile
config.mk
cpu.c
和处理器相关的代码
interrupts.c
中断处理代码
serial.c
串口初始化代码
start.s
全局开始启动代码

  (2) board/ 它的每个子文件夹里都有如下文件:

makefile
config.mk
smdk2410.c
和板子相关的代码(smdk2410为例)
flash.c Flash
操作代码
memsetup.s
初始化SDRAM代码
u-boot.lds
对应的连接文件

  (3) lib_arm/ 体系结构下的相关实现代码,比如memcpy等的汇编语言的优化实现。

  3.3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要得到下载到目标板的u-boot二进制启动代码,还需要对下载的u-boot1.1.1进行编译。u-boot的编译一般在Linux系统下进行,可用arm-linux-gcc进行编译。一步一步建立交叉编译环境通常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别人编译好的交叉编译工具,方法如下:

  (1) http://handhelds.org/download/toolchain下载arm-linux-gcc-3.3.2.tar.bz2

  (2) 以用户名root登录,将arm-linux-gcc-3.3.2.tar.bz2 解压到 /root目录下

# tar jxvf arm-linux-gcc-3.3.2.tar.bz2

  (3) http://handhelds.org/download/toolchain下载arm-linux-toolchain-post-2.2.13.tar.gz,只是用了它的头文件而已,主要来自内核/linux-x.x/include

  (4) arm-linux-toolchain-post-2.2. 13.tar.gz 解压到/skiff/local/

# tar zxvf arm-linux-toolchain-post-2.2.13.tar.gz

 (5) 拷贝头文件到/root/usr/3.3.2/arm-linux/ 下,然后删除/skiff

# cp -dR /skiff/local/arm-linux/include /root/usr/3.3.2/arm-linux
# rm -fr /skiff

  这样就建立了armlinux 交叉编译环境。

  (6) 增加/root/usr/local/arm/3.3.2/bin到路径环境变量

# export PATH=$PATH:/root/usr/local/arm/3.3.2/bin

  可以检查路径变量是否设置正确。

# echo $PATH

  3.4 移植的预先编译

  移植u-boot到新的开发板上仅需要修改与硬件相关的部分即可。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移植,第一层是针对CPU的移植,第二层是针对board的移植。由于u-boot1.1.1里面已经包含S3C44B0的移植,所以笔者对板子myboard的移植主要是针对board的移植。移植之前需要仔细阅读u-boot目录下的README文件,其中对如何移植做了简要的介绍。为了减少移植的工作量,可以在include/config目录下选一个和要移植的硬件相似的开发板,笔者选的是b2开发板。具体步骤如下:

  (1) u-boot 1.1.1 下的cpu文件夹里已经包括了s3c44b0的目录,其下已经有start.sinterrupts.c以及cpu.cserial.c几个文件,因而不需要建立与cpu相关的目录。

  (2) board目录下创建myboard目录以及my-board.cflash.cmemsetup.su-boot.lds等文件。不需要从零开始创建,只需选择一个相似的目录直接复制过来,然后修改文件名及内容即可。笔者在移植u-boot过程中选择的是u-boot1.1.1/board/dave/B2目录。

  (3) include/configs目录下添加myboard.h,在这里可放入全局的宏定义等,也不需要从头创建,可以在include/configs目录下寻找相似的CPU的头文件进行复制,这里笔者用的是B2.h文件来进行相关的修改。

  (4) u-boot根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进行修改,加入

myboard_config: unconfig
        @$(MKCONFIG) $(@:_config=) arm s3c44b0 myboard

  (5) 修改u-boot根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加入对板子的申明。然后在Makefile中加入myboard

LIST_ ARM7 = "B2  ep7312  impa7  myboard"

  (6) 运行make clobber,删除错误的depend文件。

  (7) 运行make myboard config

  (8) 执行到此处即表示整个软件的makefile已建立,这时可修改生成的makefile中的交叉编译选项,然后打开makefile 文件,并找到其中的语句:

ifeq($(ARCH) , 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end if

  接着将其改成

ifeq($(ARCH) ,arm) 
  CROSS COMPILE=/root/usr/local/3.3.2/bin/arm-linux-
end if

  这一步和上面的设置环境变量只要有一个就可以了。

  执行make,报告有一个错误,修改myboard/flash.c中的#include "../common/flash.c""u-boot/board/dave/common/flash.c",重新编译即可通过。

4 移植时的具体修改要点

  若预先编译没有错误就可以开始硬件相关代码的移植,首先必须要对移植的硬件有清楚地了解,如CPUCPU的控制寄存器及启动各阶段程序在Flash SDRAM中的布局等。

  笔者在移植过程中先修改/include/config/my-board.h头文件中的大部分参数(大部分的宏定义都在这里设置) ,然后按照u-boot的启动流程逐步修改。修改时应熟悉ARM汇编语言和C语言,同时也应对u-boot启动流程代码有深入的了解。B2板的CPU频率为75MHzFlash4MbitSDRAM16Mbit、串口波特率为115200bit/s、环境变量放在EEPROM中。根据两个开发板的不同,需要修改的有:CPU的频率、FlashSDRAM容量的大小、环境变量的位置等。由于参考板已经有了大部分的代码,因此只需要针对myboard进行相应的修改就可以了。与之相关的文件有/include/config/myboard.h(大部分的宏定义都在这里设置) /board/myboard/flash.c Flash的驱动序、/board/myboard/myboard.c(SDRAM的驱动程序) /cpu/s3c44b0/serial.c(串口的驱动使能部分) 等。

  /include/config/myboard.h是全局宏定义的地方,主要的修改有:

  将#define CONFIG_S3C44B0_CLOCK_SPEED 75改为

  #define CONFIG_S3C44B0_CLOCK_SPEED 64

  将 #define PHYS_SDRAM_1_SIZE 0x01000000 /* 16 MB */ 改为

  #define PHYS_SDRAM_1_SIZE 0x00800000 /* 8 MB */;

  将 #define PHYS_FLASH_SIZE 0x00400000 /* 4 MB*改为

  #define PHYS_FLASH_SIZE 0x00200000 /* 2 MB */;

  将 #define CFG_MAX_FLASH_SECT 256 /* max number of sectors on one chip */改为

  #define CFG_MAX_FLASH_SECT 35 ;

  将 #define CFG_ENV_IS_IN_EEPROM 1 /* use EEPROM for environment vars*/改为

  #defineCFG_ENV_IS_IN_FLASH 1

  其它(如堆栈的大小等) 可根据需要修改。

  由于FlashSDRAM的容量会发生变化,故应对启动阶段程序在FlashSDRAM中的位置重新作出安排。笔者将Flash中的u-boot代码放在0x0开始的地方,而将复制到SDRAM中的u-boot代码安排在0xc700000开始的地方。

  Flash的修改不仅和容量有关,还和具体型号有关,Flash存储器的烧写和擦除一般不具有通用性,应查看厂家的使用说明书,针对不同型号的存储器作出相应的修改。修改过程中,需要了解Flash擦写特定寄存器的写入地址、数据命令以及扇区的大小和位置,以便进行正确的设置。

  SDRAM要修改的地方主要是初始化内存控制器部分,由start.s文件中的 cpuinit crit完成CPU cache的设置,并由board/myboard/memsetup.s中的memsetup完成初始化SDRAMS3C44B0提供有SDRAM控制器,与一些CPU需要UPM表编程相比,它只需进行相关寄存器的设置修改即可,因而降低了开发的难度。

  串口波特率不需要修改(都是115200bit/s) ,直接用B2板的串口驱动即可。串口的设置主要包括初始化串口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串口的波特率与时钟MCLK有很大关系,详见CPU用户手册。

  配置好以后,便可以重新编译u-boot代码。将得到的u-boot.bin通过JTAG口下载到目标板后,如果能从串口输出正确的启动信息,就表明移植基本成功。实际过程中会由于考虑不周而需要多次修改。移植成功后,也可以添加一些其它功能(LCD驱动等) ,在此基础上添加功能相对比较容易。

  5 结束语

  u-boo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bootloader开发软件,适用的CPU平台及支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很多。本文是笔者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根据相关资料进行摸索,并在成功移植了u-boot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于不同的CPU和开发板,其基本的方法和步骤是相同的,希望能对相关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转】AMBA、AHB、APB总线简介

AMBA 简介 随着深亚微米工艺技术日益成熟,集成电路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数字IC从基于时序驱动的设计方法,发展到基于IP复用的设计方法,并在SOC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基于IP复用的SoC设计中,片上总线设计是最关键的问题。为此,业界出现了很多片上总线标准。其中,由ARM公司推出的AMBA片上总线受到了广大IP开发商和SoC系统集成者的青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业标准片上结构。AMBA规范主要包括了AHB(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Bus)系统总线和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外围总线。   AMBA 片上总线        AMBA 2.0 规范包括四个部分:AHB、ASB、APB和Test Methodology。AHB的相互连接采用了传统的带有主模块和从模块的共享总线,接口与互连功能分离,这对芯片上模块之间的互连具有重要意义。AMBA已不仅是一种总线,更是一种带有接口模块的互连体系。下面将简要介绍比较重要的AHB和APB总线。 基于 AMBA 的片上系统        一个典型的基于AMBA总线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大多数挂在总线上的模块(包括处理器)只是单一属性的功能模块:主模块或者从模块。主模块是向从模块发出读写操作的模块,如CPU,DSP等;从模块是接受命令并做出反应的模块,如片上的RAM,AHB/APB 桥等。另外,还有一些模块同时具有两种属性,例如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在被编程时是从模块,但在系统读传输数据时必须是主模块。如果总线上存在多个主模块,就需要仲裁器来决定如何控制各种主模块对总线的访问。虽然仲裁规范是AMBA总线规范中的一部分,但具体使用的算法由RTL设计工程师决定,其中两个最常用的算法是固定优先级算法和循环制算法。AHB总线上最多可以有16个主模块和任意多个从模块,如果主模块数目大于16,则需再加一层结构(具体参阅ARM公司推出的Multi-layer AHB规范)。APB 桥既是APB总线上唯一的主模块,也是AHB系统总线上的从模块。其主要功能是锁存来自AHB系统总线的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并提供二级译码以产生APB外围设备的选择信号,从而实现AHB协议到APB协议的转换。 ====================================

【转】GPIO编程模拟I2C入门

ARM编程:ARM普通GPIO口线模拟I2C  请教个问题: 因为需要很多EEPROM进行点对点控制,所以我现在要用ARM的GPIO模拟I2C,管脚方向我设 置的是向外的。我用网上的RW24C08的万能程序修改了一下,先进行两根线的模拟,SDA6, SCL6,但是读出来的数不对。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模拟SDA6,SCL6输出方波,在示波 器上看到正确方波,也就是说,我的输出控制是没问题的。 哪位大哥能指点一下,是否在接收时管脚方向要设为向内?(不过IOPIN不管什么方向都可 以读出当前状态值的阿) 附修改的RW24C08()程序: #define  SomeNOP() delay(300); /**/ /* *********************************  RW24C08   **************************************** */ /**/ /* ----------------------------------------------------------------------------- ---  调用方式:void I2CInit(void)   函数说明:私有函数,I2C专用 ------------------------------------------------------------------------------- -- */ void  I2CInit( void ) ... {  IO0CLR  =  SCL6;      // 初始状态关闭总线  SomeNOP();  // 延时   I2CStop();  // 确保初始化,此时数据线是高电平 }   /**/ /* ---------------------------------------------------------------------------- ----  调用方式:void I2CStart(void)   函数说明:私有函数,I2C专用 ------------------------------------------------------------------------------- -- */ void  I2CStart( void )

【转】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

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转) 2008-03-11 20:58 硬件环境:SBC-2410X开发板(CPU:S3C2410X) 内核版本:2.6.11.1 运行环境:Debian2.6.8 交叉编译环境:gcc-3.3.4-glibc-2.3.3 第一部分 网卡CS8900A驱动程序的移植 一、从网上将Linux内核源代码下载到本机上,并将其解压: #tar jxf linux-2.6.11.1.tar.bz2 二、打开内核顶层目录中的Makefile文件,这个文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指定目标平台。 移植前:         ARCH?= $(SUBARCH) 移植后: ARCH            :=arm (2)指定交叉编译器。 移植前: CROSS_COMPILE ?= 移植后: CROSS_COMPILE   :=/opt/crosstool/arm-s3c2410-linux-gnu/gcc-3.3.4-glibc-2.3.3/bin/arm-s3c2410-linux-gnu- 注:这里假设编译器就放在本机的那个目录下。 三、添加驱动程序源代码,这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从网上下载了cs8900.c和cs8900.h两个针对2.6.7的内核的驱动程序源代码,将其放在drivers/net/arm/目录下面。 #cp cs8900.c ./drivers/net/arm/ #cp cs8900.h ./drivers/net/arm/ 并在cs8900_probe()函数中,memset (&priv,0,sizeof (cs8900_t));函数之后添加如下两条语句: __raw_writel(0x2211d110,S3C2410_BWSCON); __raw_writel(0x1f7c,S3C2410_BANKCON3); 注:其原因在"第二部分"解释。 (2)、修改drivers/net/arm/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在最后添加如下内容: Config ARM_CS8900    tristate "CS8900 support" depends on NET_ETHERNET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