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转】哈哈哈!终于开始唱歌了!

我自己设计的这块板,经过3个月的磨练,终于开始唱歌了!


由于对ARM系统不熟,犯了一些错误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1. 搞错了几根信号线,开始经常出现异常后死机的情况,修正后立即正常;

2. 买了几个便宜的烂MMC、SD卡,结果导致后来调试软件兜兜转转绕了许多弯路,还被好友笑话
(果然是便宜没好货!主要是这些卡似乎不能和别的设备共享SPI总线,片选信号有时不管用!)。

3. DATASHEET表述的不清楚,还有许多错误。所以还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4. LPC系列的单片机不知道是不是设计上的bug,单步调试的时候,读访问 FIODIR 会导致随机数被
锁入该寄存器,使原来的配置全部乱套。而且只要系统在寄存器内填写该寄存器的地址也会导致同
样的事情发生。不是单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FIODIR寄存器是只写的,不可读)。

5. 单步执行会打乱中断的时序,导致软件中自设的锁标记无法被清除而死循环。这样多任务系统
就没办法调试。

6. VS1003B非常结实和可靠。可能是经历几代的磨练,它出现问题的情况基本上没遇到。只有一条
要注意:它的外部晶振两脚之间必须要加1Mohm电阻,否则不起振。

7. 为了在有限的资源上尽量多加东西,我在系统中使用了自创的IO复用技术,切换功能时发现IO的
响应没有那么迅速。必须有小小的延时后才能得到正确结果。



板上预留了亮度/温度/湿度传感器接口、串行LCD接口、4bit并行LCD接口、JTAG接口可重新分配功能。



必须佩服ARM7的速度和性能,处理 320Kbps 的歌曲的数据流,一点也不吃力。用8位单片机没有这
么舒服过。
      
VS1003B的音质没的话说,只要电源够稳定和强劲,走线正确,和上千元的MP3音质没有啥区别。比
起街上那些一两百元 MP3 的效果要好到天上去了。我用了好的耳机听音乐简直就是享受,这样好的音
源可以加上功放来听效果。


目前系统只能支持 FAT12 和 FAT16,等有时间了,再去研究 FAT32。

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 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转】AMBA、AHB、APB总线简介

AMBA 简介 随着深亚微米工艺技术日益成熟,集成电路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数字IC从基于时序驱动的设计方法,发展到基于IP复用的设计方法,并在SOC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基于IP复用的SoC设计中,片上总线设计是最关键的问题。为此,业界出现了很多片上总线标准。其中,由ARM公司推出的AMBA片上总线受到了广大IP开发商和SoC系统集成者的青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业标准片上结构。AMBA规范主要包括了AHB(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Bus)系统总线和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外围总线。   AMBA 片上总线        AMBA 2.0 规范包括四个部分:AHB、ASB、APB和Test Methodology。AHB的相互连接采用了传统的带有主模块和从模块的共享总线,接口与互连功能分离,这对芯片上模块之间的互连具有重要意义。AMBA已不仅是一种总线,更是一种带有接口模块的互连体系。下面将简要介绍比较重要的AHB和APB总线。 基于 AMBA 的片上系统        一个典型的基于AMBA总线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大多数挂在总线上的模块(包括处理器)只是单一属性的功能模块:主模块或者从模块。主模块是向从模块发出读写操作的模块,如CPU,DSP等;从模块是接受命令并做出反应的模块,如片上的RAM,AHB/APB 桥等。另外,还有一些模块同时具有两种属性,例如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在被编程时是从模块,但在系统读传输数据时必须是主模块。如果总线上存在多个主模块,就需要仲裁器来决定如何控制各种主模块对总线的访问。虽然仲裁规范是AMBA总线规范中的一部分,但具体使用的算法由RTL设计工程师决定,其中两个最常用的算法是固定优先级算法和循环制算法。AHB总线上最多可以有16个主模块和任意多个从模块,如果主模块数目大于16,则需再加一层结构(具体参阅ARM公司推出的Multi-layer AHB规范)。APB 桥既是APB总线上唯一的主模块,也是AHB系统总线上的从模块。其主要功能是锁存来自AHB系统总...

【转】select问题

问: 该串口初始化如下 ioctl(comm2Fd,FIOBAUDRATE,9600) ioctl(comm2Fd,FIOSETOPTIONS,OPT_RAW) 使用如下 FD_ZERO   (&readFds); FD_SET   (comm2Fd,   &readFds);   width   =   comm2Fd   +   1; FD_ISSET   (comm2Fd,   &readFds); FOREVER { if(timeoutvalue==0) { printf("\nselect   start!\n"); selectnum   =   select   (width,   &readFds,   NULL,   NULL,   NULL); printf("\nselect   over!\n"); }                                 ........... } 现在的状况是程序跑一段时间后会死机或这个串口通讯任务死掉,每次死机都是"select   start!"打印出来,而"select   over!"打印不出来,在仅这个串口通讯任务死掉的情况下,用comm1Fd超级终端登陆,查询任务状态,会发现tExcTask任务居然处于挂起状态??? 哪位大哥帮忙分析一下或给予一点提示,小弟不胜感激!! 答: sele...

【转】C++/CLI程序进程之间的通讯

 现在,把大型软件项目分解为一些相交互的小程序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程序各部分之间的通讯可使用某种类型的通讯协议,这些程序可能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以不同的语言编写,但也有可能只在同一台机器上,实际上,这些程序可看成是同一程序中的不同线程。而本文主要讨论C++/CLI程序间的通讯,当然,在此是讨论进程间通讯,而不是网络通讯。    简介   试想一个包含数据库查询功能的应用,通常有一个被称为服务端的程序,等待另一个被称为客户端程序发送请求,当接收到请求时,服务端执行相应功能,并把结果(或者错误信息)返回给客户端。在许多情况中,有着多个客户端,所有的请求都会在同一时间发送到同一服务端,这就要求服务端程序要更加高级、完善。   在某些针对此任务的环境中,服务端程序可能只是众多程序中的一个程序,其他可能也是服务端或者客户端程序,实际上,如果我们的数据库服务端需要访问不存在于本机的文件,那么它就可能成为其他某个文件服务器的一个客户端。一个程序中可能会有一个服务线程及一个或多个客户线程,因此,我们需小心使用客户端及服务端这个术语,虽然它们表达了近似的抽象含义,但在具体实现上却大不相同。从一般的观点来看,客户端即为服务端所提供服务的"消费者",而服务端也能成为其他某些服务的客户端。    服务端套接字   让我们从一个具体有代表性的服务端程序开始(请看例1),此程序等待客户端发送一对整数,把它们相加之后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例1: using namespace System; using namespace System::IO; using namespace System::Net; using namespace System::Net::Sockets; int main(array<String^>^ argv) { if (argv->Length != 1) { Console::WriteLine("Usage: Server port"); Environment::Exit(1); } int port = 0; try { port = Int32::Parse(argv[0]); } catch (FormatException^ e) { Console::W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