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转】为什么 fflush(stdin) 是错的--fflush详解

1. 为什么 fflush(stdin) 是错的
 
首先请看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void )
{
    int i;
    for (;;) {
        fputs("Please input an integer: ", stdout);
        scanf("%d", &i);
        printf("%d\n", i);
    }
    return 0;
}


这个程序首先会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整数,然后等待用户输入,如果用户输入的是整数,程序会输出刚才输入的整数,并且再次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整数,然后等待用户输入。但是一旦用户输入的不是整数(如小数或者字母),假设 scanf 函数最后一次得到的整数是 2 ,那么程序会不停地输出"Please input an integer: 2"。这是因为 scanf("%d", &i); 只能接受整数,如果用户输入了字母,则这个字母会遗留在"输入缓冲区"中。因为缓冲中有数据,故而 scanf 函数不会等待用户输入,直接就去缓冲中读取,可是缓冲中的却是字母,这个字母再次被遗留在缓冲中,如此反复,从而导致不停地输出"Please input an integer: 2"。

 也许有人会说:"居然这样,那么在 scanf 函数后面加上'fflush(stdin);',把输入缓冲清空掉不就行了?"然而这是错的!C和C++的标准里从来没有定义过 fflush(stdin)。也许有人会说:"可是我用 fflush(stdin) 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怎么能说是错的呢?"的确,某些编译器(如VC6)支持用 fflush(stdin) 来清空输入缓冲,但是并非所有编译器都要支持这个功能(linux 下的 gcc 就不支持),因为标准中根本没有定义 fflush(stdin)。MSDN 文档里也清楚地写着fflush on input stream is an extension to the C standard(fflush 操作输入流是对 C 标准的扩充)。当然,如果你毫不在乎程序的移植性,用 fflush(stdin) 也没什么大问题。以下是 C99 对 fflush 函数的定义:

 

int fflush(FILE *stream);

 如果 stream 指向输出流或者更新流(update stream),并且这个更新流
最近执行的操作不是输入,那么 fflush 函数将把这个流中任何待写数据传送至
宿主环境(host environment)写入文件。否则,它的行为是未定义的。

原文如下:

int fflush(FILE *stream);
If stream points to an output stream or an update stream in which
the most recent operation was not input, the fflush function causes
any unwritten data for that stream to be delivered to the host environment
to be written to the file; otherwise, the behavior is undefined.
其中,宿主环境可以理解为操作系统或内核等。

    由此可知,如果 stream 指向输入流(如 stdin),那么 fflush 函数的行为是不确定的。故而使用 fflush(stdin)  是不正确的,至少是移植性不好的。


2.清空输入缓冲区的方法
 
 虽然不可以用 fflush(stdin),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写代码来清空输入缓冲区。只需要在 scanf 函数后面加上几句简单的代码就可以了。

/* C 版本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void )
        {
            int i, c;
              for ( ; ; )
            {
                fputs("Please input an integer: ", stdout);
                scanf("%d", &i);
             if ( feof(stdin) || ferror(stdin) )
                {

                    /* 如果用户输入文件结束标志(或文件已被读完), */
                    /* 或者发生读写错误,则退出循环 */
                    /* do something */
                    break;
                }
                /* 没有发生错误,清空输入流。 */
                /* 通过 while 循环把输入流中的余留数据"吃"掉 */
                while ( (c = getchar()) != '\n' && c != EOF ) ;
                /* 使用 scanf("%*[^\n]"); 也可以清空输入流, */
               /* 不过会残留 \n 字符。 */
               printf("%d\n", i);
            }
             return 0;
        }

/* C++ 版本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mits>
// 为了使用numeric_limits

 
         using std::cout;
        using std::endl;
        using std::cin;
        using std::numeric_limits;
        using std::streamsize;
 
     int main()
        {
            int value;
            for ( ; ; )
            {
                cout << "Enter an integer: ";
                cin >> value;
                if ( cin.eof() || cin.bad() )
                {
// 如果用户输入文件结束标志(或文件已被读完),

                  
// 或者发生读写错误,则退出循环

                 
// do something

                    break;
                }
                
// 读到非法字符后,输入流将处于出错状态,

                
// 为了继续获取输入,首先要调用 clear 函数

                
// 来清除输入流的错误标记,然后才能调用

                
// ignore 函数来清除输入流中的数据。

                cin.clear();

                
// numeric_limits<streamsize>::max() 返回输入缓冲的大小。

                
// ignore 函数在此将把输入流中的数据清空。

                
// 这两个函数的具体用法请读者自行查询。

                cin.ignore( numeric_limits<streamsize>::max(), '\n' );
                cout << value << '\n';
            }
         return 0;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转】AMBA、AHB、APB总线简介

AMBA 简介 随着深亚微米工艺技术日益成熟,集成电路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数字IC从基于时序驱动的设计方法,发展到基于IP复用的设计方法,并在SOC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基于IP复用的SoC设计中,片上总线设计是最关键的问题。为此,业界出现了很多片上总线标准。其中,由ARM公司推出的AMBA片上总线受到了广大IP开发商和SoC系统集成者的青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业标准片上结构。AMBA规范主要包括了AHB(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Bus)系统总线和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外围总线。   AMBA 片上总线        AMBA 2.0 规范包括四个部分:AHB、ASB、APB和Test Methodology。AHB的相互连接采用了传统的带有主模块和从模块的共享总线,接口与互连功能分离,这对芯片上模块之间的互连具有重要意义。AMBA已不仅是一种总线,更是一种带有接口模块的互连体系。下面将简要介绍比较重要的AHB和APB总线。 基于 AMBA 的片上系统        一个典型的基于AMBA总线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大多数挂在总线上的模块(包括处理器)只是单一属性的功能模块:主模块或者从模块。主模块是向从模块发出读写操作的模块,如CPU,DSP等;从模块是接受命令并做出反应的模块,如片上的RAM,AHB/APB 桥等。另外,还有一些模块同时具有两种属性,例如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在被编程时是从模块,但在系统读传输数据时必须是主模块。如果总线上存在多个主模块,就需要仲裁器来决定如何控制各种主模块对总线的访问。虽然仲裁规范是AMBA总线规范中的一部分,但具体使用的算法由RTL设计工程师决定,其中两个最常用的算法是固定优先级算法和循环制算法。AHB总线上最多可以有16个主模块和任意多个从模块,如果主模块数目大于16,则需再加一层结构(具体参阅ARM公司推出的Multi-layer AHB规范)。APB 桥既是APB总线上唯一的主模块,也是AHB系统总线上的从模块。其主要功能是锁存来自AHB系统总...

【转】VxWorks套接口

int m_socket;   // Open a socket        m_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第一个参数 domain 说明我们网络程序所在的主机采用的通讯协族 (AF_UNIX 和 AF_INET 等 ). AF_UNIX 只能够用于单一的 Unix 系统进程间通信 , 而 AF_INET 是针对 Internet 的 , 因而可以允许在远程主机之间通信 . VxWorks 套接字仅支持 Internet 域地址族 , 不支持 UNIX 域地址族 . 因此在需要 domain 参数的函数中 , 使用 AF_INET 作为函数参数值 . 第二个参数 type 说明我们网络程序所采用的通讯协议 ( SOCK_STREAM , SOCK_DGRAM 等 ). SOCK_STREAM 表明我们用的是 TCP 协议 , 这样会提供按顺序的 , 可靠 , 双向 , 面向连接的比特流 . SOCK_DGRAM  表明我们用的是 UDP 协议 , 这样只会提供定长的 , 不可靠 , 无连接的通信 . 此外,还有 SOCK_RAW 代表是原始协议套接字 . 第三个参数 protocol, 由于我们指定了 type,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般只要用 0 来代替就可以了 . socket 为网络通讯做基本的准备 , 成功打开则返回一个套接字描述符 , 如果失败则返回 ERROR. 套接字描述符是一个标准的 I/O 系统文件描述符 (fd, file descriptor), 可以被 close(), read(), write() 和 ioctl() 函数使用 .   // Make the socket sending alive messages when connected int flag = 1; setsockopt(m_socket, SOL_SOCKET, SO_KEEPALIVE, (char*)&flag, sizeof(flag));   // increase receive buffer siz...

【转】C++/CLI程序进程之间的通讯

 现在,把大型软件项目分解为一些相交互的小程序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程序各部分之间的通讯可使用某种类型的通讯协议,这些程序可能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以不同的语言编写,但也有可能只在同一台机器上,实际上,这些程序可看成是同一程序中的不同线程。而本文主要讨论C++/CLI程序间的通讯,当然,在此是讨论进程间通讯,而不是网络通讯。    简介   试想一个包含数据库查询功能的应用,通常有一个被称为服务端的程序,等待另一个被称为客户端程序发送请求,当接收到请求时,服务端执行相应功能,并把结果(或者错误信息)返回给客户端。在许多情况中,有着多个客户端,所有的请求都会在同一时间发送到同一服务端,这就要求服务端程序要更加高级、完善。   在某些针对此任务的环境中,服务端程序可能只是众多程序中的一个程序,其他可能也是服务端或者客户端程序,实际上,如果我们的数据库服务端需要访问不存在于本机的文件,那么它就可能成为其他某个文件服务器的一个客户端。一个程序中可能会有一个服务线程及一个或多个客户线程,因此,我们需小心使用客户端及服务端这个术语,虽然它们表达了近似的抽象含义,但在具体实现上却大不相同。从一般的观点来看,客户端即为服务端所提供服务的"消费者",而服务端也能成为其他某些服务的客户端。    服务端套接字   让我们从一个具体有代表性的服务端程序开始(请看例1),此程序等待客户端发送一对整数,把它们相加之后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例1: using namespace System; using namespace System::IO; using namespace System::Net; using namespace System::Net::Sockets; int main(array<String^>^ argv) { if (argv->Length != 1) { Console::WriteLine("Usage: Server port"); Environment::Exit(1); } int port = 0; try { port = Int32::Parse(argv[0]); } catch (FormatException^ e) { Console::W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