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转】ethernet 取值

EtherType 是以太帧里的一个字段,用来指明应用于帧数据字段的协议。根据 IEEE802.3,Length/EtherType 字段是两个八字节的字段,含义两者取一,这取决于其数值。在量化评估中,字段中的第一个八位字节是最重要的。而当字段值大于等于十进制值 1536 (即十六进制为 0600)时, EtherType 字段表示为 MAC 客户机协议(EtherType 解释)的种类。该字段的长度和 EtherType 详解是互斥的。

该类字段值取自 IEEE EtherType 字段寄存器。EtherType 字段是个极限空间,因此其分配是有限的。只有开发新的数据传输协议的人员需要使用 EtherType 字段,而不管他们实际上是否真正生产任何设备。IEEE RAC EtherType 字段批准权威机构负责检查和批准 EtherType 字段。

知名协议已经分配了 EtherType 值,下面表格中列出了 EtherType 字段中常用值及其对应的协议:

Ethertype(十六进制) 协议
0x0000 - 0x05DC IEEE 802.3 长度
0x0101 � 0x01FF 实验
0x0600 XEROX NS IDP
0x0660 0x0661 DLOG
0x0800 网际协议(IP)
0x0801 X.75 Internet
0x0802 NBS Internet
0x0803 ECMA Internet
0x0804 Chaosnet
0x0805 X.25 Level 3
0x0806 地址解析协议(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0x0808 帧中继 ARP (Frame Relay ARP) [RFC1701]
0x6559 原始帧中继(Raw Frame Relay) [RFC1701]
0x8035 动态 DARP(DRARP:Dynamic 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0x8037 Novell Netware IPX
0x809B EtherTalk
0x80D5 IBM SNA Services over Ethernet
0x 80F 3 AppleTalk 地址解析协议(AARP:AppleTalk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0x8100 以太网自动保护开关(EAPS:Ethernet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0x8137 因特网包交换(IPX:Internet Packet Exchange)
0x 814C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0x86DD 网际协议v6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0x880B 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0x 880C 通用交换管理协议(GSMP:General Switch Management Protocol)
0x8847 多协议标签交换(单播)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unicast>)
0x8848 多协议标签交换(组播)(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ulticast>)
0x8863 以太网上的 PPP(发现阶段)(PPPoE:PPP Over Ethernet <Discovery Stage>)
0x8864 以太网上的 PPP(PPP 会话阶段) (PPPoE,PPP Over Ethernet<PPP Session Stage>)
0x88BB 轻量级访问点协议(LWAPP:Light Weight Access Point Protocol)
0x88CC 链接层发现协议(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0x8E88 局域网上的 EAP(EAPOL:EAP over LAN)
0x9000 配置测试协议(Loopback)
0x9100 VLAN 标签协议标识符(VLAN Tag Protocol Identifier)
0x9200 VLAN 标签协议标识符(VLAN Tag Protocol Identifier)
0xFFFF 保留

EtherType:以太网类型字段及值

EtherType:以太网类型字段及值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转】AMBA、AHB、APB总线简介

AMBA 简介 随着深亚微米工艺技术日益成熟,集成电路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数字IC从基于时序驱动的设计方法,发展到基于IP复用的设计方法,并在SOC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基于IP复用的SoC设计中,片上总线设计是最关键的问题。为此,业界出现了很多片上总线标准。其中,由ARM公司推出的AMBA片上总线受到了广大IP开发商和SoC系统集成者的青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业标准片上结构。AMBA规范主要包括了AHB(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Bus)系统总线和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外围总线。   AMBA 片上总线        AMBA 2.0 规范包括四个部分:AHB、ASB、APB和Test Methodology。AHB的相互连接采用了传统的带有主模块和从模块的共享总线,接口与互连功能分离,这对芯片上模块之间的互连具有重要意义。AMBA已不仅是一种总线,更是一种带有接口模块的互连体系。下面将简要介绍比较重要的AHB和APB总线。 基于 AMBA 的片上系统        一个典型的基于AMBA总线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大多数挂在总线上的模块(包括处理器)只是单一属性的功能模块:主模块或者从模块。主模块是向从模块发出读写操作的模块,如CPU,DSP等;从模块是接受命令并做出反应的模块,如片上的RAM,AHB/APB 桥等。另外,还有一些模块同时具有两种属性,例如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在被编程时是从模块,但在系统读传输数据时必须是主模块。如果总线上存在多个主模块,就需要仲裁器来决定如何控制各种主模块对总线的访问。虽然仲裁规范是AMBA总线规范中的一部分,但具体使用的算法由RTL设计工程师决定,其中两个最常用的算法是固定优先级算法和循环制算法。AHB总线上最多可以有16个主模块和任意多个从模块,如果主模块数目大于16,则需再加一层结构(具体参阅ARM公司推出的Multi-layer AHB规范)。APB 桥既是APB总线上唯一的主模块,也是AHB系统总线上的从模块。其主要功能是锁存来自AHB系统总...

【转】C++/CLI程序进程之间的通讯

 现在,把大型软件项目分解为一些相交互的小程序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程序各部分之间的通讯可使用某种类型的通讯协议,这些程序可能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以不同的语言编写,但也有可能只在同一台机器上,实际上,这些程序可看成是同一程序中的不同线程。而本文主要讨论C++/CLI程序间的通讯,当然,在此是讨论进程间通讯,而不是网络通讯。    简介   试想一个包含数据库查询功能的应用,通常有一个被称为服务端的程序,等待另一个被称为客户端程序发送请求,当接收到请求时,服务端执行相应功能,并把结果(或者错误信息)返回给客户端。在许多情况中,有着多个客户端,所有的请求都会在同一时间发送到同一服务端,这就要求服务端程序要更加高级、完善。   在某些针对此任务的环境中,服务端程序可能只是众多程序中的一个程序,其他可能也是服务端或者客户端程序,实际上,如果我们的数据库服务端需要访问不存在于本机的文件,那么它就可能成为其他某个文件服务器的一个客户端。一个程序中可能会有一个服务线程及一个或多个客户线程,因此,我们需小心使用客户端及服务端这个术语,虽然它们表达了近似的抽象含义,但在具体实现上却大不相同。从一般的观点来看,客户端即为服务端所提供服务的"消费者",而服务端也能成为其他某些服务的客户端。    服务端套接字   让我们从一个具体有代表性的服务端程序开始(请看例1),此程序等待客户端发送一对整数,把它们相加之后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例1: using namespace System; using namespace System::IO; using namespace System::Net; using namespace System::Net::Sockets; int main(array<String^>^ argv) { if (argv->Length != 1) { Console::WriteLine("Usage: Server port"); Environment::Exit(1); } int port = 0; try { port = Int32::Parse(argv[0]); } catch (FormatException^ e) { Console::Wri...

【转】vector成员函数

函数 表述 c.assign(beg,end) c.assign(n,elem) 将 [beg; end) 区间中的数据赋值给 c 。 将 n 个 elem 的拷贝赋值给 c 。 c.at (idx) 传回索引 idx 所指的数据,如果 idx 越界,抛出 out_of_range 。 c.back() 传回最后一个数据,不检查这个数据是否存在。 c.begin() 传回迭代器重的可一个数据。 c.capacity() 返回容器中数据个数。 c.clear() 移除容器中所有数据。 c.empty() 判断容器是否为空。 c.end() 指向迭代器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地址。 c.erase(pos) c.erase(beg,end) 删除 pos 位置的数据,传回下一个数据的位置。 删除 [beg,end) 区间的数据,传回下一个数据的位置 。 c.front() 传回地一个数据。 get_allocator 使用构造函数返回一个拷贝。 c.insert(pos,elem) c.insert(pos,n,elem) c.insert(pos,beg,end) 在 pos 位置插入一个 elem 拷贝,传回新数据位置。 在 pos 位置插入 n 个 elem 数据。无返回值。 在 pos 位置插入在 [beg,end) 区间的数据。无返回值。 c.max_size() 返回容器中最大数据的数量。 c.pop_back() 删除最后一个数据。 c.push_back(elem) 在尾部加入一个数据。 c.rbegin() 传回一个逆向队列的第一个数据。 c.rend() 传回一个逆向队列的最后一个数据的下一个位置。 c.resize(num) 重新指定队列的长度。 c.reserve() 保留适当的容量。 c.size() 返回容器中实际数据的个数。 c1.swap(c2) swap(c1,c2) 将 c1 和 c2 元素互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