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转】为计划经济正名

为计划经济正名

月落如烟

计划经济这个词,如今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都可谓是声名狼藉了。但凡肯定改革之人,就必然把计划经济这个词等同于效率

低下、无能、大锅饭、官僚体制等等贬义词,从而把计划经济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虽然中央还算清醒,知道还是要搞宏观控

制,而不能完全像某些激进的自由派经济学家所要求的那样全面自由市场化,但是却再也不敢说计划经济这个词了,取而代之的是

宏观调控这个术语,并且反复宣称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重强调它的市场性而不提计划了。  

  

当然,无论是我们的课本,还是一些头脑清醒的经济学家、中央领导,都还明白计划经济的重要性,也都反复强调过计划经济(宏

观调控)的不可或缺。可是,出于种种维护改革开放大局的考虑,这方面总是语焉不详,以至于普通人中一提到计划经济,第一个

反应就是联想到上面说的效率低下、无能、大锅饭、官僚体制等等。虽然课本上总在强调要两手抓,要搞好计划,然而事实上,我

们就从来没有同时两手都硬过。毛时代当然提计划了,而现在,毫无疑问,各种真假市场经济思想是大行其道,傲然占据各种中国

各种经济理论的核心位置不可动摇。  

呜呼!计划经济何其冤枉!难道计划经济真的是十恶不赦的恶魔吗?  

我这篇文章就是来替计划经济正名的。  

首先就要指出,我们谈论的过去中国的计划经济其实根本就是误指!中国过去的经济体制不应该叫做计划经济,而是命令经济!为

何要让计划经济背黑锅?  

我们必须首先分清楚这个概念。何谓命令经济?这是农业时代的产物,它不考虑投入产出系数,没有数理逻辑上的计划均衡概念,

不考虑经济过程的最优化原则,而仅以人们对共同体的依附性为基础,以长官意志、浪漫心理、个人需要或社会上的某种道德激情

来支配经济(见金雁,秦晖著的《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这种经济模式在中国从古以来就一直很发

达。  

一般地说,如果把市场机制下通过供求与价格信息反馈调整经济决策的西方经济看作“即时纠错”的经济模式,那么命令经济显然

是一种无法纠错的经济,除非长官意志发生转移。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命令经济的模式下。  

而另一种体制则是建立在工业文明、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基础上的现代计划经济。它认为,市场经济的最大问题在于市场的无go-

vern-ment状态,从而引起纠错的滞后反应并造成效率损失。因此,一些相信数理逻辑的人们认为,完全可以把一切事先计划好,

把均衡关系预先就计算好,从而避免要靠市场碰的头破血流以后才达到平衡的弊端——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经济。  

这个计划经济,毫无疑问,在理论上很理想,可以避免命令经济的瞎指挥和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可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但是它也有自身的问题,那就是把人当作了完全划一的个体,因此你不可能事先考虑到所有人的各种不同需求——那样的话,天知

道一件衬衣的花纹就要准备多少种。这也正是计划经济被广为诟病的一点。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计划经济显然比命令经济的效率要高,因为虽然它没有考虑个体的差异,但是至少通过科学的计算和规划,

能够保证生产效率,从而不至于发生某种短缺——虽然衬衣只有一个款式,但是保证人人都有一件穿,既不短缺也不存在卖不出去

的浪费现象。  

事实上,由于国情和发展水平不同,过去中国更多的偏向于命令经济,而原苏联的管理体制才是计划经济。这可以从苏联的“马钢

宪法”和中国的“鞍钢宪法”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苏联的样板企业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联合企业的管理强调科层化管理、专家治

厂、强调经济核算与计划平衡;而中国的鞍钢宪法则强调群众运动、精神鼓舞、政治挂帅、政工治厂等。  

现代人们一提到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就首先想到西方。然而,事实上,由于苏联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入了全盘的国家计划

经济,这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经济方程求解、大量数据处理,所以苏联的数理经济学科很长时间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并因此产生了

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坎托洛维奇等人。有一则材料说,1977年,苏联在联盟一级,就有三千多个经济

指标是通过计算机中心数学建模,以最优化模型计算出来的。这个成就,是远远超过同期美国人的经济研究能力的。事实上,苏联

在七十年代还专门建立了一家庞大的纯粹搞数理经济研究的工业经济研究所,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数学人才来为国民经济

服务——而中国,在三十年以后才开始了这样做。可以说,在经济学领域,苏联事实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是全世界最新数理经济

学的试验田,而中国却一直沉浸在充满浪漫色彩的命令经济模式下,对这一切充耳不闻。  

前面把计划经济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要问了,既然计划经济研究得这么好,为什么苏联的经济还崩溃了呢?  

问得好,这正是我要着重说明的地方。  

首先要指出的是,苏联由于其政治体制的原因,虽然战后在经济管理中有越来越明显的科学计划管理的趋势,却无法完全避免命令

经济的影响。比如赫鲁晓夫头脑一发热,搞了个浪漫的全国种玉米运动,结果是广为人知的。还有就是受国际政治环境影响,过于

偏重重工业发展,这也是不得不搞的命令经济。  

其次,虽然苏联的主流经济学是科学的计划经济,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这种完全依赖电脑,不食人间烟火的计划经济对于纷繁

复杂的个体效用需求是无法满足的。它只能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效率,却无法保证每个人都得到满足。换句话说,这种经济

体制,管你吃饱,却不管你吃好。  

可是,俗话尚且说得好,饱暖思淫欲。这种只管饱的日子过久了,人们是很容易不满足的,并进而要求丰富精神生活,要穿彩色的

衣服,要吃带奶油的面包等等,否则就跟你急。对于这种需求,中国的习惯做法是忆苦思甜,压抑住这种风气,而苏联则开明得多

,接受人民群众这种愿望,并允许你表达。  

可是,如何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呢?这绝不是可以通过数学建模轻松解决的问题,只能交给市场来解决。而原苏联也确实

多次这样做了。  

为什么说是多次呢?因为苏联一直奉行的是严格的科学计划管理,这要求固定每一个参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种资源在各个经济

部门实现最优化的分配,从而达到最佳效率。可是,一旦为了满足个体需求而引入市场关系,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给这个庞大的

经济方程引入了不确定参数,方程式便不再完美。这样一来,方程解也就不再是最佳解了。虽然满足了部分人的个体需求,却在更

大的范围内引起了分配失衡,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于是苏联领导层不得不再放弃市场化尝试。纵观战后苏联历史,正是在不断

的重复着这种市场化——收回市场化措施——再度市场化实验的规律。  

你说,这样的反反复复,经济能够好吗?  

至于中国,就更不用提了。本来家底就比苏联差得远,再加上命令经济影响深远(如果说苏联的经济体制中计划占七成,命令占三

成,那么改革前的中国就是倒过来的计划占三成,命令占七成),文革后期,国民经济趋于崩溃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难道市场经济就是万能的灵药吗?  

当然不是。这个,我想已经不需要我多加论述了吧,从东方到西方,论述市场之弊的文章多如牛毛(可笑某些人还在那里天真的高

唱自由市场万岁)。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被以茅于轼等为代表的一撮人所竭力鼓吹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最大的问题恰恰是缺乏

有效的计划,从而容易造成生产资料的分配不公和资源的浪费。  

本人是搞电子的,在这里,我不妨拿电子、控制领域大家都熟悉的一种叫做PID算法的控制思想做个大致的类比。PID算法是干什么

的呢?这是一种用来尽快使控制系统趋于稳定的设计思想。简单说吧,任何模拟的控制电路,起始时刻都是很不稳定的,表现在电

路上就是有过冲、毛刺、振荡等等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现象。而我们希望的则是这个系统能够尽快的达到稳定工作状态,于是PID

算法便应运而生,通过对信号进行一系列数字化处理,来尽可能快的达到稳定。  

这与宏观的经济学其实很类似。按照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市场配置起始时刻总是十分混乱,会在平衡线上下剧烈振荡,在市场的

自发调解下,呈现出一种振幅逐渐缩小的阻尼振动,直到达到供需平衡。这也就是茅于轼等人所信奉的万能的市场。  

然而,茅于轼等想过没有?正如同电子设计中如果我们对起始状态不闻不问,任凭电路自己逐渐趋于稳定,需要多少时间?振荡的

幅度会有多大?对整个电路将会产生怎么样难以预料的灾难性后果(本人就曾经因为未加考虑这个问题烧掉过电路板)?  

一个电路设计尚且如此,放诸社会经济,如果没有事先的计划安排,任市场自行调节,达到完美的状态需要多少时间?社会经济的

动荡幅度会有多大?对整个社会将产生怎么样严重的冲击?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现实。我想,就不需要我再一一例举了吧。  

  

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当然不可以放任不管,于是经济学中的PID算法——计划经济便应运而生了。它在数理科学的基础上,通过一

系列复杂的建模与求解方程,力求能使社会的资源配置尽可能合理,从而尽快达到稳定状态。与放任不管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相比

较,你说我们该选择谁呢?  

  

所以说苏联的灭亡不是因为他的计划经济,而恰恰是因为它的计划经济还不完善,并且还没有完全在国家的经济管理体系中居于领

导地位;而中国过去的生产效率低下,同样并不能算在计划经济的头上,如前所述,要怪就怪那个命令经济,凭什么让计划经济背

黑锅?  

  

现在一些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把持了媒体话语权,竭力鼓吹什么要坚定不移的改革改下去。我就想问了,你们知道改革是什么意

思吗?  

改革者,改良革新,引入促进社会发展的新鲜制度、事物而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事实上引入了什么新思维吗?没有!!  

别跟我说什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只能哄哄小学生。社会主义我没看见;中国特色的确不少,可惜都不是什么

好特色;市场经济倒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简而言之,三十年改革,不过是重新引入了市场经济而已。  

然而,市场经济理论算是新生事物吗?被茅于轼等人奉为圣经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已经在西方发展了数百年了,被批判的历史也

已经有数百年了。我们今天反而一腔热情的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隆重的把这个行将没落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理论视为国宝大肆吹嘘

,给它贴上改革开放的桂冠,这合理吗?  

正如同有网友所言,我们把执行西方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的市场经济政策视为全新的改革思维,那么由Mao.ZD同志所创立的前无古人

的经济体制算不算改革呢?  

按照改革的定义,当然算,而且货真价实。你看,毛主席在中国历史上头一次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的真正改变,打破了存在于中国社

会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体系,引入了有Communist主义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所有这一切,哪一项不是货真价实的改革?  

所以说,既得利益者们再别扯着改革开放的金字招牌来为自己的利益说道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如果真要改革,也理应当是继续苏联所未竟的事业,把数理经济学的研究搞下去,搞真正的全面的计划经济,集中人力物力完善

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欠缺点(比如对个人效用的考虑),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否则,只

能是挂羊头卖狗肉,徒招笑柄。  

那么,按照前面所述,计划经济是否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个人效用问题呢?当然不是!经济学还远未完善,看看西方层出不穷的经

济学理论就知道这个学科还远未成熟,大有可为。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策更是早已过时,真不知道有的人肚子里的学问到底有

多少,居然还抱着不放。  

我虽不是专业研究经济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去思考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而现在掌控话语权的既得利益者的态度是:少管闲事,安

心做好你本职工作,听话就行了)。以我拙见,要解决计划经济学中的个人效用问题,不妨采用模块化思维。正如同我们在电路设

计中,组建出千变万化,功能各异的电路,而其构建基础仅仅是电阻、电容、电感以及一些CMOS基础上的集成电路等等。我们是否

可以对国民经济体系做一下划分?把貌似纷繁复杂的万千种商品归个类,理一理,分解一下,是否也可以象电路设计一样最终转化

为若干种基础商品?  

这样,制定计划时,我们不需要去计算每一种颜色尺码的鞋子要生产多少这样的细节问题,我们只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总量确定那些

基础商品的生产量,然后再由各个专门的工厂象搭积木一样按照个人需求,用各种基础商品组合出琳琅满目的商品。  

当然,以上建议也许在专家眼中是不值一驳的,我非专业人士,也不敢妄自称誉,有理也好,胡闹也罢,我只是想通过这个举例来

说明,计划经济理论根本不是某些人所宣称的那样死水一潭,无可救药。相反,它还年轻,远未成熟,大有可为,却误顶了官僚体

制命令经济的黑锅。与其到西洋人的垃圾桶里去拣人家淘汰的理论,何如多花点力气来从事这项真正有意义的工作!!  

另,今天看新闻知道山西又发生了煤矿大血案,心情很沉痛。末了,在这里祭奠一下那些可怜的亡魂:你们知道自己其实是有中国

特色的市场经济的牺牲品吗?一恸!  


一,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是无限责任的关系。

我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公民基本上都成了公有制的国营或集体单位的职工,在农村则是人民公社的社员

。在生产资料面前大家处于平等地位。每个人都对所在的单位或集体承担无限责任;同时,单位和集体也对每个成员承担无限责任

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有义务发挥最大的能动性,对国家和集体应毫无保留地贡献一切力量。也就是说,你有多大劲就要使多大劲。

其他你事你就可以不管,你个人的利益完全由国家、单位或集体给予保证(当然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个人的劳保福利都由国家或

集体包了(全民和集体包的程度的所不同)。反正大家有的不会少你一份。

在这种机制下,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利益在总体上是统一的,个人了为集体、国家,也就是为了自己。虽然三者关系不可避免

会有矛盾,但如果计划安排合理就可以得到协调。

在这样的机制下,人与人之间是同志关系,单位与单位之间是协作关系。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互相之间的帮助是无偿的。那

时物资、人员是可以“调拨”;资金、土地可以“划拨”。这就是公有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当然,在不同所有制之间,商品经交

换仍然存在)

与计划经济相对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与单位之间是有限责任关系。所有的职工与单位(无论是什么所有制)都是合同关系

,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合同规定的。  

 

在这样的机制下,职工只要而且必须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但是没有必要在此之处无偿地多做多干。同样,单位或老板对职工也

只承担合同规定的义务和国家规定的法定义务,对职工的其他利益可以一概不问。

在这种机制下,个人和单位的关系是对立的或者是对抗性的(如在剥削者的企业里)。二者关系在不可调和的时候是通过法律的强

制来调整的,有时还会发生暴力。

  


在这样的机制下,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都是契约或者合同关系,互相之间尊循的是等价有偿原则。每个个人,每个单位

都有各自的利益。就是夫妻,对各自财产上也要分清,必要时还要进行公证。商场无父子,年广久父子分家就是典型的例子。传销

活动的“杀熟”更是把传统的亲情友情击得粉碎。人们对见死不救也已司空见惯。AA 制,回父母家吃饭要交伙食费,替邻居看小

孩要算报酬,问路要收费,等等。都说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利益主体。  

 

央视曾播出过这样一件事:浙江省奉化市有一家电影院,一场电影只卖出两张票。为了避免亏损,电影院决定电影不放,而已购票

的两位观众坚决不同意,并且将电影院告上法院。最后观众获得了全胜。这种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不会发生的。因为电影院代

表了国家或集体的利益,是高于个人利益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院和观众各自的利益是独立的,互相之间是合同关系,你

电影院场那怕亏死了,与观众也没有任何关系。同样,医院拒收身无分文的病人,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才会产生王进喜这样的铁人和拚了命搞两弹一星的知识份子。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可能也没必要产生

这样的人物。如果有人在合同的义务之外多干活,要么是老板的亲信小蜜,要么是别有用心,
否则就违背了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的原则。   

 

“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对不对呢?如果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当然是不对的,因为那时大家只讲奉献而不讲个人利益。而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说法很理所当然了。因为社会只要求你尽法定的、合同规定的义务,至于你个人的现实利益,只能由你自己

去依法维护和争取,你自己不考虑,是不会有人管的。说读书是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并无过错。

二, 计划经济下,靠什么来调动积极性呢?

  


第一是靠职工和社员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第二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解放后,穷人翻了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因此焕发出巨大的劳动热情和冲天的干劲,这是当时真实的情况,被称为火红的年代。懒

汉和和投机取巧的滑头是被人看不起的。

当然,除了主人翁精神之外,实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以精神奖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也是非常必要的。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积极性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竞赛和竞争,意思好像差不多,其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竞赛是看谁更好一点,是区分先进和落后,名次可以并列;而竞争是看谁被淘汰,是决定胜利和失败,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竞赛是重在参与,只要尽了力,输了也是光荣的;而竞争是不能避免,无法逃避,失败了就会受到损失。

竞赛只能通过提高自身来取胜;而竞争却可以通过打击、削弱、破坏对手来取胜。

竞赛的对手之间互相没有利害冲突;而竞争的对手之间的利益有着尖锐的对立。

竞赛输了还可以有下次,落后可转化为先进;而竞争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失败就必须退出。

竞赛总是在公开、公平、有序的条件下进行;而竞争在不平等不规范的条件也要进行,而且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竞赛总是有一定的规则;而竞争会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

竞赛决定于裁判、评委,即使错了一般也不会改变结果,而竞争的争议最终只能通过法律解决,错了就必须纠正。

总之,竞赛是对手可以共存的不具有伤害性的友好比试,而竞争则是有我无你、你上我下、你死我活,尔虞我诈,具有强烈排他性

的残酷争斗。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为了共同提高,讲的是比、学、赶、帮、超,讲的是友谊 、风格。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人性的高尚光辉

市场竞争是为了优胜劣汰。商场如战场,经营如用兵。兵者,诡道也!故坑、蒙、拐、骗、诈,无所不用其极。要的是唯我独尊,

雄霸天下,当仁不让!是把对手挤垮、击败、使其破产、倒台,被兼并吃掉而后快,不能有半点心慈手软。“北京人在纽约中”两

个男人为女人、为商业的争斗,对什么是竞争作了十分形像的诠释。   

 

在个人利益绝对化的竞争机制下,没有无偿为别人做事的道理,帮助了他人实际上就是帮助了自己的潜在竞争对手,因此无偿助人

、无私奉献已失去了存在的条件。道德观,价值观,荣辱观,人生观不能不发生深刻的变化。   

   

   

有人否定奋斗,却又赞美竞争,鼓吹丛林法则,优胜劣汰,你死我活,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显然,市场经济不是天然合理的财神,更不是洁白无瑕的天使。市场从来就伴生着欺诈、腐败和罪恶。因此市场经济特别强调法制

,要用法规来限制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但是由于法律的滞后性,执法的局限性,吏治腐败的普遍性和长期性,给社会各种不良、

非法和犯罪行为留下了巨大的活动空间。市场经济似乎带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股票到彩票,从打工到经商,各种发财的机

会多不胜数。但是无数的机会中,又暗藏着无数的陷阱。多少无奈,多少悲剧,多少惨案,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善良的人们,

可千万要当心啊!


“08年着么特殊的年份,全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由年初的同比涨幅8.7%,十多年来的最高涨幅。变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才没有演变

为通货膨胀。但最后全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涨幅5.9%”

“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到9月份以后的“一保一防”。”

PS:上面我抄的我们市的报纸上的文章。具体也不是很清楚。大概意思是我国去年各种东西的价格平均涨了5。9%?文章还说,平均

每年我们涨幅都是3%~5%之间。去年特别,涨价高。

希望物价局的弟兄们出来给大家讲讲。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转】VxWorks中的地址映射

在运用嵌入式系统VxWorks和MPC860进行通信系统设计开发时,会遇到一个映射地址不能访问的问题。 缺省情况下,VxWorks系统已经进行了如下地址的映射:   memory地址、bcsr(Board Control and Status)地址、PC_BASE_ADRS(PCMCIA)地址、Internal Memory地址、rom(Flach memory)地址等,但是当你的硬件开发中要加上别的外设时,如(falsh、dsp、FPGA等),对这些外设的访问也是通过地址形式进行读写,如果你没有加相应的地址映射,那么是无法访问这些外设的。   和VxWorks缺省地址映射类似,你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地址映射。   如下是地址映射原理及实现:   1、 地址映射结构 在Tornado\target\h\vmLib.h文件中 typedef struct phys_mem_desc { void *virtualAddr; void *physicalAddr; UINT len; UINT initialStateMask; /* mask parameter to vmStateSet */ UINT initialState; /* state parameter to vmStateSet */ } PHYS_MEM_DESC; virtualAddr:你要映射的虚拟地址 physicalAddr:硬件设计时定义的实际物理地址 len;要进行映射的地址长度 initialStateMask:可以初始化的地址状态: 有如下状态: #define VM_STATE_MASK_VALID 0x03 #define VM_STATE_MASK_WRITABLE 0x0c #define VM_STATE_MASK_CACHEABLE 0x30 #define VM_STATE_MASK_MEM_COHERENCY 0x40 #define VM_STATE_MASK_GUARDED 0x80 不同的CPU芯片类型还有其特殊状态 initialState:实际初始化的地址状态: 有如下状态: #define VM_STATE_VALID 0x01 #define VM_STATE_VALID_NOT 0x00 #define VM_STATE_WRITA

【转】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

cs8900网卡的移植至基于linux2.6内核的s3c2410平台(转) 2008-03-11 20:58 硬件环境:SBC-2410X开发板(CPU:S3C2410X) 内核版本:2.6.11.1 运行环境:Debian2.6.8 交叉编译环境:gcc-3.3.4-glibc-2.3.3 第一部分 网卡CS8900A驱动程序的移植 一、从网上将Linux内核源代码下载到本机上,并将其解压: #tar jxf linux-2.6.11.1.tar.bz2 二、打开内核顶层目录中的Makefile文件,这个文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指定目标平台。 移植前:         ARCH?= $(SUBARCH) 移植后: ARCH            :=arm (2)指定交叉编译器。 移植前: CROSS_COMPILE ?= 移植后: CROSS_COMPILE   :=/opt/crosstool/arm-s3c2410-linux-gnu/gcc-3.3.4-glibc-2.3.3/bin/arm-s3c2410-linux-gnu- 注:这里假设编译器就放在本机的那个目录下。 三、添加驱动程序源代码,这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从网上下载了cs8900.c和cs8900.h两个针对2.6.7的内核的驱动程序源代码,将其放在drivers/net/arm/目录下面。 #cp cs8900.c ./drivers/net/arm/ #cp cs8900.h ./drivers/net/arm/ 并在cs8900_probe()函数中,memset (&priv,0,sizeof (cs8900_t));函数之后添加如下两条语句: __raw_writel(0x2211d110,S3C2410_BWSCON); __raw_writel(0x1f7c,S3C2410_BANKCON3); 注:其原因在"第二部分"解释。 (2)、修改drivers/net/arm/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在最后添加如下内容: Config ARM_CS8900    tristate "CS8900 support" depends on NET_ETHERNET && A

【转】多迷人Gtkmm啊

前边已经说过用glade设计界面然后动态装载,接下来再来看看怎么改变程序的皮肤(主题)     首先从 http://art.gnome.org/themes/gtk2 下载喜欢的主题,从压缩包里提取gtk-2.0文件夹让它和我们下边代码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这里我下载的的 http://art.gnome.org/download/themes/gtk2/1317/GTK2-CillopMidnite.tar.gz     然后用glade设计界面,命名为main.glade,一会让它和我们下边代码生成的可执行程序放在同一个目录下边     然后开始写代码如下: //main.cc #include <gtkmm.h> #include <libglademm/xml.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Gtk::Main kit(argc,argv);         Gtk::Window *pWnd;        gtk_rc_parse("E:\\theme-viewer\\themes\\gtk-2.0\\gtkrc");       Glib::RefPtr<Gnome::Glade::Xml> refXml;     try     {         refXml = Gnome::Glade::Xml::create("main.glade");     }     catch(const Gnome::Glade::XmlError& ex)     {         Gtk::MessageDialog dialog("Load glade file failed!", false,       \                                   Gtk::MESSAGE_ERROR, Gtk::BUTTONS_OK);         dialog.run();               return 1;     }         refXml->get_widget("main", pWnd);     if(pW